您的位置: 首页 >建言献策>详细内容

真抓实干,让“北寿光南汉寿”早成现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25 20:03:54 【字体:
县政协八届五次全会协商发言材料之一
(2016年1月17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蔬菜产业提出“北寿光南汉寿”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我县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并显现了五大特色:
一是种植规模大。我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7.5万亩,复种面积达40万亩,2015年全县蔬菜总产110万吨,产值达15亿元,稳居全省第一。
二是科技水平高。大棚延秋栽培、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半自动化播种、工厂化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120多个新品种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全省新技术推广的典范。
三是品牌影响广。目前,全县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累计认定8.65万亩,产品认证72个,创造了“文利”、“远桂”、“汉美”、“华诚”等4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特别是“思雅园”、“围堤湖”、“桃花岛”、“玉臂藕”等已成为全国叫得响的“名片”。
四是营销网络全。全县已注册42家蔬菜专业合作社,有5家全国联网的货运信息部,不仅很多大中城市有汉寿蔬菜的份额,而且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有汉寿蔬菜的“身影”。全县每年蔬菜外销量达70多万吨,销售额达10亿元。
五是产业链条长。蔬菜产业带动了全县物流、包装、餐饮等三产业发展。目前全县从事蔬菜加工的企业达18家,营销经纪人1200多名,吸纳7万多劳动力就业,成为全省蔬菜产业化示范县。
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特色显著,但“北寿光南汉寿”的现实差距还有很大。发展步伐太慢、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经营粗放、加工水平不高、投入机制不活等仍然困扰着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为突破发展瓶颈,进一步壮大蔬菜产业,让“北寿光南汉寿”早成现实,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创新发展思路
一是注重规模扩张。遵循“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开发、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路,狠抓基地上规模,争取2020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60万亩,产量180万吨,产值50亿元。形成“一园一圈三带”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即围堤湖现代蔬菜核心示范园,西洞庭水生蔬菜产业圈,加工型蔬菜产业带,丘岗特色蔬菜产业带,外销出口型蔬菜产业带。
二是注重品牌打造。着力培育“思雅园”育苗中心,用最短的时间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科技研发中心。做大做强“桃花岛”、“汉寿玉臂藕”现有品牌,努力打造一批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和“汉美”、“华诚”等一批知名企业。充分利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博览会、农博会等平台,积极宣传和推介我县 “三品一标”蔬菜产品,每年新增“三品一标”蔬菜品牌5个以上,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份额。
三是注重品质提升。首先要开展蔬菜产业生态环境治理:对围堤湖现代蔬菜产业园区的煤业公司、粒子场、木材加工厂、建材厂、石灰厂、碎石场、水泥制品场、砖厂等影响蔬菜标准化生产的企业全部叫停,优化园区生态环境。第二要加强蔬菜农业标准化建设:按照“六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模式分层抓好蔬菜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四是注重加工增值。蔬菜加工一直是我县蔬菜产业的短板,要以最优惠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加工企业、加工项目、加工技术,实现年内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3家,省级龙头企业5-6家的目标,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达90%以上,加工率达30%以上,通过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二、创新经营模式
一是突出龙头带动。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作用,每年增加5个以上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种植大户50户以上。大力推进土地有序流转,推动蔬菜规模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二是创建产业平台。在汉寿大道旁建设集产品集散、冷链仓储、物流中转、电子商务于一体,辐射周边省、市、县的大型现代化交易中心。建好“网上营销——汉寿特色馆”电商平台,将信息平台搜集的蔬菜产业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实现综合服务平台的对接,做到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可追溯。推进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信息灵通、销售渠道多样、市场繁荣的“汉寿蔬菜”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三是发展休闲农业。结合现代居民对生态旅游的客观需求,发展蔬菜观光、采摘体验、旅游休闲项目,培育以蔬菜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新型经营主体10个以上,举办好“汉寿蔬菜节”,以休闲农业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三、创新投入机制
一是整合项目支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并实行有机整合,将项目资金重点向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二是政府奖补支持。建议政府建立蔬菜产业发展基金,保证价调基金、新菜地开发基金专款专用,全额到位。并对设施蔬菜、龙头企业、品牌打造、科技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制订奖补标准,给予重奖。同时建议农业保险增设蔬菜险种,降低蔬菜种植风险,稳定蔬菜市场,保护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是科研合作支持。加强与蔬菜科研院所的合作,争取科技新成果、科研新项目更多地投入汉寿蔬菜产业园,提高汉寿蔬菜的科技含金量。
四是融合社会资本。建议政府制订民间资本投入蔬菜产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汉寿蔬菜”开发,让投入“南汉寿”的业主、企业享有较高的、稳定的回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