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建言献策>详细内容

县政协九届二次全会协商发言之一:完善湖区路网“骨架” 构筑区域发展“通途”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12-28 11:58:51 【字体:

县政协委员、酉港镇联络处主任  李阳文

 

路网是区域发展的网络和命脉,路网通畅方能百业兴旺。而西湖区四个镇420公里的交通路网,虽然通畅率、通达率均达到100%,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已明显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筋骨未动”的路网建设。从全县的交通现状看,发展不平衡。沅水以南有319国道、长常高速公路、汉寿大道、军汉旅游公路、在建的6号大道。沅水以北的西湖区四个镇,面积380平方公里,5.5万户,17万多人口,人口密度近550人/平方公里,既没有高速路,也没有一、二等级“骨架”公路,以三、四及以下等级公路为主,已成为全县交通路网最薄弱的区域。目前,连通西湖区的等级公路主要有三条:老县道X034西坡线(坡头至酉港),长28公里,宽6米,其中三级公路5公里,四级公路23公里;老县道X027军红线(坡头至罐头嘴),四级公路,长35公里,宽6米;老省道S205(罐头嘴永丰至沅水特大桥),三级公路,长16公里。除此之外,全部都是等级较低的镇、村、组公路。这些公路是在十多年前,国家实施公路通畅通达规划期间进行的硬化,迄今,里程线路均没有变化。据统计,区域内省道每万人不足1公里,只为全县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二是“出入两难”的通行窘态。西湖区群众出入县城的途径只有三条,第一条是经坡头过渡岩汪湖到达,需1个小时左右,枯水季节和深夜,停航,不能过渡;第二条为经洲口、罐头嘴过沅水大桥到达,酉港、坡头区域内近10万人需绕行十余公里;第三条为酉港经西湖过罐头嘴到县城,也要一个小时以上。实际上,三条途径中很多路段路窄、弯多且急,途经罐头嘴、洲口,成为大部分群众的无奈选择。此外,撤乡并镇合村后,形成“断途路”数十公里,群众自发搭建的内河渡口浮桥就有5处,影响4万多人的出行。

三是“静脉曲张”的道路走向。虽然区域内道路的通行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道路路径没有变化,“直角路”、“倒肘路”、“蛇形路”等依然如故,交通视线严重受障。如:龙打吉至东风5.9公里路段就有27个弯道。因道路通行能力不高,导致农产品运输成本增加,“买难”、“卖难”时常发生,农民收入难以得到明显提高。如,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除酉港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外,其余三镇都在全县平均水平以下。

四是“发炎流脓”的路面状况。区域内道路从2005年开始陆续硬化,已通行十年左右,加上管护资金有限,大部分出现了破损断板、起拱凹凸等情况,部分路段塌方、水毁严重,导致很多路面受蚕食。雨天车过,泥水喷洒,晴天车行,灰尘滚滚。如:洲(口)文(蔚)公路、酉港镇道等等。

 

五是“胆颤心惊”的交通安全。据交警部门统计,西湖区四个镇有各类机动车5.5万辆,由于公路通行条件较差,加上缺少必要的警示标志,会车困难,阻车严重,安全隐患多,事故频发。如,2015年发生交通事故325起,死亡13人。2016年发生交通事故246起,死亡15人。

据调研,完善西湖区交通路网,早已成为广大干群普遍支持与迫切期盼的大事、急事,也应成为县委、县政府“十三五”期间实施“交通大会战”的主战场。为此建议:

一是完善西湖区交通路网规划。要立足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要以省、市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投入增加、生态功能增强和民生发展加快为契机,结合“加速内联、强化外通”的路网实际,科学制定和完善西湖区交通路网规划,实施西湖区路网通畅工程,建设交通路网“主骨架”,改造提质支线“毛细血管”,联通新增加的“断途路”,形成“外接周边、内联乡村”的便捷交通网。同时,要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种项目资金,敲定重点工程项目,明确建设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路网建设,将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是启动沅澧快速干线7号大道建设。该公路已列入《常德市“四纵三横”公路规划》,起于酉港镇,途径坡头,止于岩汪湖,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全长27公里,路基宽12米,路面宽10.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的坡头沅水大桥是7号大道建设的关键性工程,坡头渡口实现渡改桥,将有利于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开发西洞庭湖旅游资源和提高西湖区通行能力,也将有利于和军汉旅游公路、长常高速公路进行有效连接,形成围绕县城的“半小时”交通圈。坡头沅水大桥建设时间较长、投入资金较大,如果暂时不能启动建设,也可考虑优先启动酉港至坡头的陆地道路建设。7号大道建成后,将贯穿西湖区腹地,发挥带动经济发展的中轴线作用,酉港、坡头到县城不用再绕行洲口和罐头嘴,最多可节省1个小时的时间,受益人口近15万,将带动相关产业,造福一方人民,激活一片人心。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应尽早创造条件组织实施。

三是争取建设洞庭大道延伸线项目。按照市委、市政府“沅澧干线通沅澧、洞庭大道入洞庭”战略构想,争取规划建设洞庭大道延伸线,纳入国省干线公路改造笼子。该线东连武陵区东江、芦荻山,鼎城区牛鼻滩、韩公渡,途经罐头嘴、洲口、坡头、酉港,直接辐射整个西湖区。建成后,将是二广高速和杭瑞高速进入洞庭湖的捷径,也将与7号大道、S205省道、罐西公路,形成西湖区“二纵二横”主干公路网格局。

四是提质改造支线道路。以7号大道和洞庭大道延伸线为主轴,调整和优化支线路网布局,与主轴进行联结和联通。有针对性地对区域内县、镇、村级道路实施“窄改宽”、“白改黑”、“渡改桥”、“弯改直”及“断途路”畅通等工程改造。对拥堵较为严重的路段,建设绕行道路。如,交通拥堵的洲口集镇和偏坡集市,可分别建设全长6公里、1公里的绕线道路,打通“肠梗阻”,缓解通行压力,以达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