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县委系统办理政协提案及全会协商发言情况的报告
中共汉寿县委办公室
一、提案工作办理情况
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期间,县委系统共承办政协提案13件,涉及县委办、组织部、政法委、宣传部、编办共5家党群部门,内容涵盖党的建设、低碳办公、综治稳定、文艺发展、机构编制等方面。这些提案充分体现了各位委员立足大局、参政议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满腔热忱;全面展示了各位委员积极履职、发挥作用、推动改革纵深发展的高尚情怀。截至11月底,13件提案均已按时办复。实现了办复率100%、见面率100%、满意率100%。主要特点如下:
1.领导重视,明确责任。县委组织部在承办陈东平、杨建成、王启华、唐平恒委员提出的163号《关于确保失去公务员或参管公务员身份的公职人员正常待遇》提案过程中,认真对待提案办理工作,迅速召开部务会,对提案办理工作进行讨论和部署,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常务副部长为第一负责人,办公室负责牵头协调,落实答复。县委办在接到《党政部门推行无纸化办公》承办提案的通知后,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在主任办公会议上进行了专题讨论,安排了一名副主任专门承办此项工作,规定了阶段任务和责任要求,并积极争取资金在全县办公室系统建立传输终端100余个,预计12月可投入使用,大大节约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公文办理的效率。县委宣传部在办理158号《建议我县兑现文艺作品评奖承诺,维护党委部门公信力》提案过程中,多次召开部务会专题研究讨论,严格实行“五定一包”,既定牵头领导,定承办人员,定办理时限,定阶段任务,定责任要求,包办结实效。县编办接到承办提案的通知后,迅速召开主任办公会议,明确相关领导和责任组室,逐个落实承办单位和责任人,并实行限时督办、层层把关,对每一个答复,都要认真修改汇总,报县编委办主要领导审核把关。
2.注重调研,加强沟通。一方面,加强承办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县委政法委在承办156号《关于尽快建立我县医患纠纷处置机制的提案》后,积极与司法局、县卫计局、县公安局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已形成《汉寿县医疗纠纷处理工作机制》(讨论稿),经进一步论证并报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后按机制建立运行。县委宣传部在承办157号《关于支持引导我县文化专业协会发展的提案》后,积极与县文联、县文体广新局等文化协会主管部门进行工作衔接。另一方面,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衔接。县编办在办理150号《关于恢复公路系统干部职工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身份的提案》时,积极向上级编制部门汇报,争取上级编制部门政策上的支持。县委组织部在办理《关于切实解决村干部退休待遇的提案》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多次召集组织、人社、财政等多部门专题讨论村干部养老保险相关问题。会议收集、整理了关于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无法顺利实施的若干问题并组织了研讨;并派专人到已经实施村干部保险的区县开展了实地学习调研,同时组织相关部门下到乡村走访调查,实地询问了村干部对养老保险一事的看法、要求和标准等。
3.真抓实干,注重实效。一是主动见面,争取支持。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电话沟通、见面沟通等形式,深入委员所在乡镇、单位,加强与委员的联系沟通,争取理解与支持。县委办在承办第155号提案时,分管副主任与提案人刘龙凤等委员多次联络沟通,就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说明,花费200多万元,建立公文传输系统,在充分征求委员对回复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完整的答复意见,深得委员满意。二是实地调研,摸清底子。县委组织部积极与相关乡镇对接,详细了解目前我县退休村干部待遇情况,并深入开展实地调研,与部分退休村干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深入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三是注重实效,强化落实。县政法委全面推进“三化一制”工作,进一步规范综治中心建设标准,认真抓实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等三项建设,全力打造平安汉寿升级版。县委宣传部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建立文艺创作常态化奖励机制,积极争取加大财政对文艺类协会的投入力度,并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方案。县委组织部今年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培育党建工作示范点等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学习教育。
4.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017年的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在县政协、县委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在各位委员的理解和支持下,在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委员的要求和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单位对办理提案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存在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办理回复不及时;有些答复过于原则、简单和空泛,缺乏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这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为此,县委各承办单位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提案办理工作机制,创新办理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办理工作水平,最终达到委员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的工作目标。
二、协商发言办理情况
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期间,县委办共承办协商发言五件。具体内容为:一是李阳文委员《完善湖区路网“骨架”,构筑区域发展“通途”》的发言;二是贵雅兰委员《精心布局6号大道新景观,全力打造汉寿旅游新亮点》的发言;三是罗静委员《实施小区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县城品味》的发言;四是徐立明委员《关注散居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加强小康建设步伐》的发言;五是董理委员《创建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秀美幸福汉寿》的发言。这五件协商发言既突出反映了全县人民关注焦点和热切期盼,又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截至12月底,5件协商发言中委员提出的建议已基本落实,相关的问题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主要做法
1. 高度重视,扎实部署。县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5件协商发言的办理工作,县委书记杨昶对每件协商发言都做出了重要批示,县委副书记刘毅翔2017年3月在县委办会议室亲自召开调度会,对5件协商发言进行交办,确定了“一家牵头、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的办理模式,并对相关领导及县直部门、乡镇(街道)的分工进行了安排部署。
2.注重调研,加强沟通。承办单位抓住协商发言反映的主要问题,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同时坚持“一家牵头、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的原则,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作。主办单位县交通局、县旅游外事侨务局、县房管局、县民宗局、县农业局主动牵头负责,积极与相关责任单位对接联系,征求意见建议,确保了办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3. 创新思路,加强督查。承办单位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协商发言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工作,主动作为,有力推动了协商发言的办理。如县农业局在办理协商发言时,既重点抓村庄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民培训、文明创建,又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坚持让农民做建设的“主力”、 管理的“主人”、 创新的“主角”,在创建“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的美丽乡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县委办加大对协商发言办理情况督促检查力度。一是主动汇报,请分管县级领导再交办;二是明确时间节点,跟踪督办;三是深入承办单位听情况,全面会商办理。通过这三项措施,加快办理速度,提高办理质量。
(二)工作推进情况
1. 关于《完善湖区路网“骨架”,构筑区域发展“通途”》的落实情况:
县交通局针对年初市政府交通跨越大会战会议精神,结合李阳文委员提出的西湖区交通网络五大问题表现和四大建议,对“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的交通项目进行了完善。尤其是湖区路网“骨架”中的沅澧快速干线4号大道汉寿段、5号大道(S224罐头嘴段)“白改黑”、 7号大道(坡头至西湖段)及S513坡头至贺家山公路,以此形成西湖区公路环线,即“两纵两横”的主干交通网格局。2017年4月12日,县长车世忠召开交通项目建设专题会议, 8月16日第九次县长办公会和8月18日第十三次县委常委会确定西湖区公路环线项目纳入县“十三五”交通规划,并向省交通运输厅申报省“十三五”规划;2017年10月22日,县委书记杨昶、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袁佑清、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丁克刚、县政府副县长李碧波带领相关科局负责人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对西湖环线项目进行了实地调度。目前项目进展如下:
①沅澧快速干线4号大道汉寿段:11月6日,副县长李碧波主持召开了4号大道汉寿段建设工作调度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布置安排。项目现已挂网招标,计划12月底开工建设。
②S513坡头至贺家山公路: 县长车世忠在4月12日召开的交通项目建设专题会议上,确定了由县远达鹏程交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担任项目业主。5月18日,县政府副县长李碧波组织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各乡镇党委书记、镇长、村支部书记,对该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拟订了初步规划选址意见,现已纳入省干线公路调整规划,正编制水保、规划选址、节能、环评、防洪等前期报批文件。12月13日,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家团对该项目进行了行业意见外业审查。
③7号大道坡头至西湖段: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将坡头沅水特大桥纳入了县五年交通大会战规划项目,县交通局已上报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现正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由于该项目总投资较大,规划优先启动公路部分的建设工作,沅水大桥待时机成熟后予以建设。
④S224罐头嘴段(5号大道)“白改黑”:该项目已向省厅、市局汇报,正进行相关前期工作,计划明年全线改造。
⑤西湖区农村公路路网建设:完成了客运班线窄路加宽18.765公里;边界路断途路9.967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2.897公里;文蔚渡改桥;西脑桥和万坝桥的危桥改造;S230坡头至酉港、X047坡头至罐头嘴和S222罐头嘴至贺家山三条主要公路的养护工作。
2、关于《精心布局6号大道新景观,全力打造汉寿旅游新亮点》的落实情况:
2016年县旅游外事侨务局请浙江大学研究所就汉寿全域旅游进行策划。2017年初旅游外事侨务局就六号大道两厢产业发展进行整体策划。2017年9月,县政府与浔龙河集团、棕榈集团组建的联合体就西洞庭湖田园综合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委托其对西洞庭湖田园综合体进行整体策划和规划,并形成了六号大道立面改造方案、凤凰小村规划方案、西洞庭湖田园综合体产业策划深化方案及规划方案等成果。具体情况如下:
①沅澧快速干线6号大道两厢500米立面改造:现已完成项目基础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实地地勘、施工图设计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一期工程预算编制,计划12月底启动一期工程建设,元旦前完成3-5户样板房的建设; 2月15日前力争完成一期近320户的改造;确保在明年6号大道全面通车以前完成全部立面改造任务和沿线广告立柱的建设。
②凤凰小村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为沧港镇凰山村棚户区改造,设计户数100户,用地面积60余亩,总投资7000万元。现已完成项目前期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完成规划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报建手续、财政评审等相关工作,预计12月底施工队伍进场进行场地平整,元月15日前完成场地土石方平整工作;确保在7月底前完成项目基础设施配套部分工程;在11月底完成商业区建设部分,并在2019年元旦前正式投入使用。
③西洞庭湖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该项目核心区500公顷,一期启动区102公顷。9月8日与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湖南浔龙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用PPP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和运营。9月底完成西洞庭产业策划汇报及定稿,力争在1月底前完成项目PPP入库工作。
④村级服务平台及秀美庭院:目前聂家桥乡太子村,沧港镇北美村、军刘村,毛家滩乡马涧村共4个村级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中,沧港镇凤凰小村、友谊桥村的村级服务平台正在筹备中,沧浪街道老鹳树村的村级服务平台已竣工。秀美庭院的建设目前毛家滩马涧村与聂家桥太子村已形成规模,其他村也都在进行中。村级服务平台及秀美庭院的建设在社会中反响良好,能完善我县旅游产业的布局。
3.关于《实施小区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县城品味》的落实情况:
县房管局积极落实协商发言办理工作调度会上的有关要求,取得了如下成效:一是制定了《汉寿县住宅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二是开展了芙蓉世纪城专项整治的试点,制定了《芙蓉世纪城小区物业管理专项整治方案》,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将管理权限延伸到物业小区。三是出台了《汉寿县物业管理联系会议制度》,成立了汉寿县物业管理领导小组,并编制了“汉寿县行政执法进小区公示牌”,内容包括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事项、单位举报电话平台,并要求各个小区将公示牌张贴于小区的显要位置供业主阅读。四是对各物业小区就小区综合治理的情况进行了巡查,要求治理不到位的物业服务企业和小区限期整改。五是全程指导监督蓝湾美树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
4.关于《关注散居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加强小康建设步伐》的落实情况:
县民宗局对牵头负责的协商发言积极落办理,认真落实:一是县政府2017年度第二次常务会议同意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绩效考核,增加1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安排10万元资金,用于宗教场所隐患整改工作。二是向上争取的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2万元已到位(湘财行指【2017】21号),正在办理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0万元相关手续。三是完善了一批少数民族村的基础设施。毛家滩回维乡教门岗清真寺与沧港镇凰山村清真寺已维修改造,毛家滩回维乡教门岗村蔡家窝桥与朱家铺镇断堤村回民桥新建落成;康利来医疗器械公司与五里桥大市场生活污水排入回回社区灌渠问题纳入了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工程己结束,群众反应效果较好;太子庙镇金孔回族村8.5公里村级公路进行了硬化,建立了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每年7万元;笑滕港村1公里村级公路已进行了硬化;丰家镇洞庭村整修了水毁山塘并疏通渠道7O0O米;毛家滩回维乡中心小学操场与乡级综合服务平台已动工建设;毛家滩回维乡教门岗村与马涧村机埠已进行维修改造;毛家滩回维乡文化广场已规划选址,正在招投标;毛家滩回维乡田庄村正在实施土地平整项目;朱家铺镇断堤村、坡头联兴村、罐头嘴南赶与双庆村电力已改造;四是关注民族乡村民生保障。共为民族村改造危房39户。其中朱家铺镇断堤村14户、太子庙廖家汊村14户、坡头联兴村5户、丰家铺镇洞庭村2户、朝阳庵村2户、毛家滩回维乡教门岗村1户、沧港镇凰山村1户。四是深入少数民族村开展爱心资助。5月13日,汉寿农商行深入开展扶老、扶贫、助残、助学等爱心活动,将毛家滩敬老院作为重点资助单位,现场捐赠“敬老爱心基金”200万元,改善了孤寡老人住房条件、生活条件,添置生活、娱乐设施,对院内实施了亮化绿化改造。
5.关于《创建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秀美幸福汉寿》的落实情况:
一是引导村民致富。2014年以来,全县新扩特色产业基地29.5万亩,新建高效农业示范基地5万多亩、标准化种养基地28万亩。制定和完善水稻、蔬菜、甲鱼、油茶等农业地方标准15项,取得168个农产品的“三品一标”认证,汉寿甲鱼、玉臂藕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林钰王”获中国驰名商标,“餐餐见”、“仙湖”等湖南省著名商标10个。全县流转土地、水面、山林等资源30万多亩,形成50多个成方连片的千亩、万亩生产基地,培育20多个单项产业人均收入上千元、过万元的专业乡、专业村,催生新的经济大户800多户。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480家,其中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5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54家,入社农户42389户。培训农民28万人次,培育农民经纪人6500多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万人,总数达到15.6万人,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41%。2016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51.12亿元,增长3.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60元,增长8.3%。
二是改善村庄环境。2014年以来,全县共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7.8亿元,年均近2亿元。全县硬化乡村公路1300多公里,让100%的乡镇和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整治病险水库103座,清淤山塘3090口,实施小农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06个,整治基本农田30万亩,疏浚沟渠5250公里,改造维修机埠810处,新建机耕道500多公里,新增耕地3.6万亩。建成渔民安居房286套,完成贫困户异地搬迁1235户,改造农村危房5687户,全部解决了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黑杨清理5万多亩,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退养309户,不规范垃圾填埋场清运处理、恢复植被36个;撤除马路市场150多个、车辆乱停乱靠点500多处,拆除乱搭乱建8000多处,安装路灯5700多盏,新建公厕近100座,完成公路绿化3000多公里、公共场所绿化10万多平米。全县所有村、部分组配备了保洁员,总数超过1200人。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直接用于村级保洁员工资和环境卫生整治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奖补。全县创办新农村示范片7个、示范村150多个。建成了 “菜都花海”的韩文村、“红色故里”的陈家湾村、“秀美水乡”的小凡洲村、“村企共建”的武峰村、“糖橙之乡”的马涧村、“旅游名村”的陈军堤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亮点。
三是倡导文明村风。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编制完成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村庄布点规划和300多个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合格学校57所,实施农村校安工程47个,新建了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570个农家书屋,新建和改造村部210多个,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15所,建设达标村卫生室456个,实现了一乡一所敬老院的目标。组建各类群众文化体育团队530多个,评选出“文明示范户”14300多户。按照“一项一理事”、“一业一协会”的要求,全县组建各类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600多个,参与人数5000多人;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协会300多个,带动农户5万多户。“两会”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创建的自觉性、创业的积极性和创新的能动性,破解了村级组织管理服务功能弱化和农村社会管理缺位的问题。我县的“村为主”村民自治模式被全省推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建议
协商发言的办理工作,在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县政协的正确指导下,在各位委员的理解与支持下,在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委员的要求和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一是能通过单位自身努力解决的,办理情况普遍较好;二是对不能马上落实或依靠本单位职能解决不了的,工作力度还有所欠缺;三是涉及多部门共同办理的,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四是个别单位主要负责人重视程度不够,未专题研究部署,未明确专人承办。这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为此建议,一是各承办单位要坚持对组织负责、对委员负责的原则,深入现场调研,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加大协商发言办理力度;注重与委员多沟通、深交流,征求委员的意见建议,邀请委员全程参与办理工作,获得委员的理解与支持。二是完善办理工作机制,创新办理与反馈工作方式,将协商发言办理工作纳入政令畅通考核体系,并将办理、反馈、满意等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对办理工作实行全程跟踪问责,将日常督查情况纳入台账管理,作为单位与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最终达到推进有力、委员满意、群众认可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