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建言献策>详细内容

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协商发言材料之三:补齐发展短板,提升造血功能,加快发展壮大我县村级集体经济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25 09:03:40 【字体:

县政协委员  李  娟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既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保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发展的大事来抓,取得了较大成效。2017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3亿元,固定资产总额3.7亿元。但由于长期以来,多数行政村“分”的彻底,“统”的无力,注重农民个体发展,忽视集体积累,导致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瓶颈和短板:

1.底子薄弱。一是经济总量小。据统计,全县278个村(社区),2017年实现经营收入总额仅656万元,村平2.4万元。二是空壳比例高。全县无经营性收入的空壳村达177个,占村总数的63.7%。三是发展基础差。在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缺人才、缺产业、缺投入的现象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基本停留在口头上。

2.包袱沉重。一是债务包袱重。全县278个村(社区)有266个负债,负债总额3.1亿元,村平负债112万元,负债率达95.7%,其中负债最多的村负债金额近500万元。二是运转包袱重。虽然现在村干部待遇、办公经费纳入转移支付保障,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卫生整治、扶贫救济以及各项涉农中心工作等刚性支出需村级自筹资金,这类开支村平在10万元以上。三是建设包袱重。村组道路、文化广场、村级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有期盼、上级有要求,虽然多数项目有财政资金扶持,但项目实施村级仍需配套。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村道建设,上级投入资金580万元,村级实际支出2334万元;在村级服务平台建设上,村级承担“三通一平”、水电安装、办公设备等配套工程,村平负担大约在40万元左右。

3.管理缺位。2018年我县通过对村集体经济合同的全面清查、核对、公示,发现大部分村组资源性资产发包管理不规范,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一是面积不准确。通过实地测绘,全县未承包到户的村集体耕地、水面17.87万亩。村组有多少集体资源,乡村两级均没有具体准确的台账,多数是“摸脑壳”数字,导致在资源发包中,地块合同面积明显小于实测面积。有的村其资源性资产实测面积要比合同面积多1000亩以上。二是交易不规范。在资源性资产发包上,有的地方没有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支两委个别人说了算,发包的程序、内容、形式都存在不规范现象。有的村合同签到了2059年,每亩租赁价格仅几十元,大大低于县内平均水平;有的村急于用钱,第一轮承包合同未到期,又续签合同,一年超前消费了十几、二十几年的集体收入;有的村集体资源被少数人无偿占用。三是管理不到位。一些村存在口头协议、甩手合同。全县7.86万亩组级资源性资产面积从来没有上报过,均为各组自主经营,绝大部分无合同,发包收入及支出管理存在漏洞。

4.观念落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村,村干部在理念上,因循守旧、小富即安,求稳怕乱;在思想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行动上,等项目、靠政府、赖扶持、要资助。宅基地、闲置资产不盘活,荒山、荒地、荒滩不开发,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原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为此建议:

1.明确发展目标。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复合发展县市区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扶贫开发县市区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并培育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强村。目标即责任,责任在于落实。

2.健全纠错机制。对已发包的集体资源性资产,严格按照县《资源性资产发包(租赁)合同清理指导意见》的规定,从发包年限、价格、面积、经营内容等,进行逐份清查,逐份制定“终止发包、核准面积、提高价格、缩减年限”等整改措施,确保集体资产增值。

3.盘活资产资源。目前我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底子已全部核清,尤其是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水面、耕地等资源性资产形成了“一村一图一表”的规范台账,全县应盘活存量资产,从存量资产上挖潜力、争效益。一是要加强资金监管。全面推行“双代管”制度,通过对村级账、款的双重审核监督,压减非生产性开支,确保村级有限资金最大化服务集体经济发展。二是要加强平台建设。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引入第三方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平台,立足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保证资产所有权、受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村组17.87万亩集体水面、耕地和废弃宅基地统一纳入交易平台管理,以“拍卖、招投标、公开竞价”方式规范经营,促进集体资产盘活增效。三是要积极发展主导产业。推广岩汪湖镇陈军堤村、罐头嘴镇福兴村的经验,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提升造血功能。

4.加大扶持力度。一是资金扶持。县财政设立村级集体增收基金,为重点村解决启动资金,部分作为“以奖代补”资金,与省、市奖励资金捆绑奖励达标村。二是政策扶持。建议有关职能部门立足自身职能,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协同推进、合力发展”的原则,整合资金项目,把最优惠的政策、最实的举措向基层倾斜,培育特色产业,建设特色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三是项目扶持。积极争取土地平整复垦项目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由县政府统一实行交易,然后按规定标准奖励所在村。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借鉴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土地改革+工商资本”模式,吸引城里人下乡投资,引进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现代农业。

5.强化责任考核。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议县委、县政府总体“操盘”,采取县级领导联系、县直部门联包、工商企业联建、金融部门联支制度,指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强化督导检查。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点督查内容,每季度定期开展专项督查,通过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重点破解。同时,挖掘典型,提炼总结一系列可学、可推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三是强化考核奖惩。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作为衡量班子整体合力、评价干部政绩、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6.选优配强班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村支两委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支部书记担当的重要体现。要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培养选拔农村能人、产业带头人以及返乡创业大学生等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理念、无能人”的困局,全面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乡村振兴战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