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建言献策>详细内容

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协商发言材料之一:推进农村“三资”清理 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来源:中国汉寿 发布时间:2020-06-19 14:44:48 【字体:

县政协委员  施满红

2017年以来,我县以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为契机,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清理工作。经过全面清理,我县清理核实资产总额6.75亿元;清理并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221.26万亩,其中未承包到户集体耕地、水面、荒地等40.1万亩,对比清查前核增14.05万亩归集发包(租赁)合同2958份。洲口、罐头嘴等乡镇通过试点,基本实现了澄清家底、理顺关系、增加收入的目标,同时试点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值得在全面铺开三资清理工作时注意。

1.部分干部忽略三资管理。个别乡村干部对农村三资清理缺乏积极正确的认识。一是有的认为农村资产资源少,没有必要进行三资清理,有的只重视资金管理,而忽视农村资源资产的管理,这些管理缺陷导致一些违纪违规的现象发生;二是乡村两级缺乏专业的三资管理人员,懒于管、不会管、管不好,导致集体资源资产严重流失。

2.农村三资监管制度缺位一是发包合同不规范。已发包(租赁)的集体资源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或是签订的合同不规范,存在面积不准确、发包(租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行情、发包(租赁)年限超过法定标准等问题。二是发包程序不到位。在发包程序上存在没有纳入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管理,也没有坚持四议两公开议事原则;没有对集体资源性资产发包时限、价格进行确认,也没有形成决议并公示公开接受村民监督更没有履行公开招投标程序等问题。三是承包款收取难。由于没有签订规范的合同,理清关系,管理也不规范导致承包款收取困难。存在个别人甚至某些乡村干部,以极低的价格获得资源承包权,自己不经营,从中提篮子,转手以高于一手承包价款数倍金额转包给第三方。由于在三资管理中存在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农村三资基数不明、底子不清,管理混乱。

3.个别能人占有持有集体资源。在清理过程中,发现各乡镇都不同程度存在集体资源被少数人以租赁名义长期占有的问题。而在职村干部怕担当,不敢顶真碰硬,群众敢怒不敢言,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导致集体资源私有化,这些能人成为农村集体资源正规化管理中的重大障碍,严重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村三资清理是块硬骨头,如果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难以突破,如果没有严厉统一的声音难以产生震慑,如果没有强力有效的清理处理机制难以奏效。因此建议:

1.多方面齐抓共管,打好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组合拳一是提高乡村两级干部认识。三资清理工作的成效关乎乡村两级能否逐步形成相对固定和稳定的经济收入,消灭和大部分消灭空壳村。因此乡村两级干部应提高站位,借好东风,全力组织好清理工作。二是加强对农村三资清理工作的领导。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由纪委监委、组织、公检法司、财政、经管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协调机构。巩固和完善专门巡察机制,强力推进全县三资清理工作。三是严格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考核。坚持以考核促落实,以绩效促实效,切实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杆杠作用,促进三资管理工作全面提升。

2.多层级监督监管,打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阳光工程一是进一步落实村财双代管制度。健全乡镇经管机构,组织村组干部、农村集体财务会计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二是进一步健全村级三资管理监督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督农村财务管理平台和固定村务公开栏,线上线下定期公开村级财务。按照一年度一清理一公开的原则,年终将集体资产、资源增减变动情况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每年上半年组织开展村级财务年度审计,按照上级规定要求搞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三是进一步加强资源资产台账管理。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分类施策发展集体经济掌握第一手资料。

3.多元素统筹统管,打通集体产权规范流转交易最后一公里一是制定出台《汉寿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管理办法》等文件。切实规范农村集体资源管理,确保集体资产经营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快建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流转服务平台。将未承包到户集体耕地、养殖水面、四荒地等资源性资产及旧村部、厂房、市场、商铺等经营性资产经营权交易,纳入平台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以线下竞价、线上竞价、竞争性磋商三种形式开展交易活动,全面规范集体产权流转交易行为,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