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社情民意2016年第30期:切莫忽视洞庭湖区临洪大堤水利组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协汉寿活动组反映: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大,工程标准高,为湖区群众平安渡汛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2014年《湖南省加快乡镇水利站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颁布以来,乡镇水利站工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但通过湖区临洪大堤水利组的调查发现,国家重视防汛大堤建设和乡镇水利站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却让湖区临洪大堤水利组防汛设施建设成了被忽视的角落,突出表现在:
1.仓库破烂器材受损。防汛设施年久失修。如汉寿县西湖垸7栋组房,有6栋为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原有防汛器材库房12栋,2014年有5栋库房倒塌,被迫拆除,现剩7栋均已破烂不堪。牛角尖水利组于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的230平方米仓库,现屋顶破烂,墙缝里都长出了小树,4万条防汛用麻袋因遭漏雨已全部霉烂;81立方米木材多半被闷坏,早已失去防汛作用。沅南垸共有防洪大堤长达232公里,组房有11栋,适合居住的只有5栋,有6栋组房已成危房,特别是翻水口和大龙湖水利组,随时有倒塌的可能。4座防汛器材仓库由于年久失修,现已破败不堪,防汛器材基本腐坏失能。鼎城区民主阳城垸的防汛器材仓库2座,状况也十分堪忧。
2.危房旧舍难以居住。如汉寿县全护水利组的食堂破旧,遇上雨天,职工必须挪动餐桌才能就餐。职工住房多处裂缝,潮湿狭窄,每有风雨来临,职工提心吊胆,随时担心房屋垮塌。沅南垸4栋组房也是破烂不堪。因没有对口项目资金,只能依靠所属水利会每年拨付千元以内的维修经费,用于小范围的修损补漏。
3.建设滞后留不住人。水利组工作人员待遇低,工作任务重,很多人怕在危房里工作、生活,不得不跳槽改行。西湖水利会7个基层水利组原有67人,近些年相继有27人转行跳槽,自谋发展去了,工作任务就压在了40人的肩上。
4.维修资金缺乏来源。尽管职工形容比喻:“我们的库房、站房早超危险水位”,但各级政府一直未把临洪大堤水利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上级水利主管部门也没有专项投入。由于没有站房、库房建设,既无专项资金,又无建设项目,汉寿各水利会为了维修水利组站房和仓库,只能化缘自筹部分资金进行简单维修。
临洪大堤水利组是整个水利工程的重要细胞,重视、加强防汛设施建设,不仅关系到洞庭湖区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还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粮食与生态安全,甚至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为此建议:
1.把临洪大堤水利组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视为乡镇水利站同等对待,对鉴定为危房的站房、库房立即进行拆除重建,确保水利组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技术装备配置齐全。
2.整合项目资源。把临洪大堤水利组的站房纳入公租房统筹建设。同时建议将水利组规范化建设与地方水利项目投资挂钩。确保投入一处,建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3.设立基层水利单位基础设施维修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以确保湖区临洪大堤防汛工作正常运转。
4.把临洪大堤水利组标准化建设纳入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大改革力度,坚持建管并重,最大限度发挥最小细胞的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