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社情民意2019年第1期:关于切实加强餐厨垃圾管理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杨开保反映: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业、食品加工业迅猛发展,餐厨垃圾的产量与日俱增,餐厨垃圾已经成为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县餐厨垃圾处理由于管理手段滞后,收集无序,处置不规范等原因,势必造成许多隐患:
一是威胁公众食品安全。部分餐厨垃圾流入黑作坊,提炼“地沟油”。一些食品生产小作坊、小餐馆、餐饮摊点、火锅店使用含有黄曲霉素、砷、铅等多种毒素的“地沟油”、“劣质油”,回流到餐桌上,直接威胁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二是污染公共环境卫生。餐厨与其它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运输所产生的污水油脂滴洒影响城区环境卫生,垃圾腐败后影响空气环境质量。更有一些摊点、大排挡,直接将餐厨垃圾泼洒在下水道甚至路边,对地表和地下水造成污染,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破坏了我县的文明形象。
三是增加卫生防疫隐患。大量餐厨行业等产生的餐厨垃圾流入养殖场,未经处理直接饲养畜禽,生产“垃圾猪”,通过畜禽体内毒素、有害物质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从而造成人畜之间的交叉传染,引发畜牧业疫病流行。
为维护市民食品和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特提出如下建议:
1.出台《餐厨垃圾管理办法》。根据《常德市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出台《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主体、街道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对餐厨垃圾实施社会综合管理。
2.强化源头管控。对餐厨垃圾从产生源头强化管控,鼓励餐饮服务单位加装隔油设施,推行干湿分离,设置餐厨垃圾处置点。建立健全监管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监管执法联动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以实现对餐厨垃圾的全程监督管理。
3.建设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常德市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三年内,根据生活垃圾处置需求,建成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建议招商引资,鼓励企业、民营资本积极参与餐厨垃圾处置的投资、经营,引进有机垃圾集成处理机,建设大型回收处理工厂,实行覆盖全县餐饮行业的餐厨垃圾密闭收运,定时、定点处置,实现餐厨垃圾“零排放”。
4.加大执法监督和公众监督。对食品经营企业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是否合格,街道和监管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联合执法检查,接受公众对餐厨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理活动的投诉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