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史资料>详细内容

县政协第一主席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08 20:34:25 【字体: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就一定会觉得很奇怪。因为人们只听说过中共党组织设过第一书记,从来没有听说过政协组织设第一主席。那么,为什么在汉寿县政协的历史上,即第四届委员会(1992——1997)却别具一格地设了位第一主席呢?本文将待会儿回答。现在要说的是这位第一主席就是世界异功奇人、全国著名慈善家侯希贵(1946——2007)。侯希贵进入县政协的事,不仅惊动了市政协,也感动了省政协,甚至还影响到了全国政协。

侯希贵突然返乡

在1992年年底的一天,周文庙乡党委书记萧英南家,突然来了一位久违的客人。这位客人就是侯希贵。只见他带着四名随从,从乘坐的汽车上,抬下了一台用棉絮包裹的大彩电。

事出突然,萧英南正惊诧不己。这时只见侯希贵赶忙上前,笑容满面地喊道;“大哥,我是希贵,这些年没有来看望您,您可好啊?”

“哎呀!希贵老弟,原来是你呀!”说着,双手把希贵一抱,抱得侯希贵热泪盈眶。萧英南的妻子杨大姐,听说是希贵来了,赶忙跑出房门,一眼瞧见侯希贵就说:“希贵,是你回来了,好呀,好呀,请大家快进屋里坐。”接着又高兴地说:“希贵,你比原来胖多了呀。”

杨大姐忙着做饭,萧英南就和侯希贵在房里聊天。这时也赶紧来了好些人听新闻,看热闹。侯希贵出生在周文庙乡寿南村,萧英南家也在寿南村,两家毗邻,亲密无间。后来,参加工作,当上了公社领导人,把老房子也搬到了公社大院附近。不久,侯希贵的父亲也离家参加桃源汉剧团当演员。1968年,桃源汉剧团解散,加之侯希贵母亲病故,父子生活无着,只得重返汉寿县周文庙乡(那时叫做“公社”),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当时正值“文革”,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制,凭劳动工分分钱分粮。侯家父子从来没有正儿巴经做过农活,哪能吃得这个吃苦呢?所以免不了忍饥挨饿。有时萧英南家就尽其所能接济于他。

俗话说得好,人要是上不了檀树上栗树,做不了田里工夫可以做岸上的工夫啊。年轻的侯希贵就时常到外地做小工、玩杂耍,捞几个小钱。同时,他年老体弱父亲也离开了周文庙乡。那时农村人不能擅自外去,否则就是劳力自由支配的资本主义行为。这种行为是要挨“批斗”的。因此有人提议要把侯希贵父子抓回来批斗,限制在生产队劳动。萧英南得知,便网开一面地地说:“算了吧,他们父子身体差,弄回来也做不了什么工,让他们到外头混,还能减少生产队的负担呀。”

公社干部的话,对大队干部来说,是一言九鼎。从此,也就没有人再过问侯家父子的事了。

事过近20年,公社改成了乡,集体生产改成了个人承包,农村开始富裕。此时侯希贵突然回来,还带了个宝贝,所以大家又惊又喜。不一会儿,侯希贵叫随从把棉絮解开,将大彩电放在中堂的大方桌上。那东西亮堂堂,光闪闪,让大家看傻了眼。侯希贵随意地对萧英南说:“大哥,这台彩电是一位香港老板送我的,我就顺便给您带来了。”

“这东西好贵吧?”萧英南不禁问道。

侯希贵回答说:“不贵,不贵,只有一万多块钱。”

当时的一万元,相当于一个干部三年的工资,还要不吃不喝啊。哪能说不贵呢。那时在汉寿县城还只有个别人家有小彩电,绝大多数的还是小是黑白电视机。对农村来说,那大彩电简直就是一座金山。

萧英南又问道:“希贵,这么多年你跑哪里去了?”侯希贵回答说:“先在长沙,后来到了深圳、香港……。”他不善言辞,接下来就由他的随从们补充说。

四位随从,年青力壮。两位西装革履,两位牛仔装束。侯希贵的随从,有的是慕名拜师的学徒,有的是求职求助的青年。他们都尊称侯希贵为“大师”。

经过这四位随从的介绍。始知侯希贵离家后,先在全国各地拜师学艺,上过峨眉山,接着就南下广东创业。前些年,他已身怀绝技,可用气功治顽疾,手到病除。可以看风水,让家业转败为兴。可以意念移物,让人觉得喜从天降。可以面相,预测生死祸福。国家副主席王震、元帅徐向前、中顾委常委余秋里、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等首长曾还先后接见了他,并请他治过病。所以被誉为了“江南一绝”。

现在侯希贵不仅在大陆享有盛誉,而且在港澳也颇有名气。香港首富李嘉诚、世界船王包玉刚、电影事业家邵逸夫以及许多文体界明星对他也十分崇拜。1991年定居香港,任德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希贵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举阶级斗争旗帜,人们以有港澳关系为耻、为忧。而到八十年代,大举经济建设的旗帜,人们的观念来了个180度的转弯,以有港澳关系为荣、为喜。所以侯希贵的回乡的消息不胫而走,一霎时传遍了汉寿城乡。

我的老家在周文庙乡龙凤村,所以平时与萧英南书记的关系比较密切。萧英南把侯希贵衣锦回乡的事,告诉了县委书记左连生和我。我当时是县政协主席。萧英南想我们去看望侯希贵,争取他为县里办点事。

当晚,左连生书记到过萧英南家,继之,我也去了。萧英南向侯希贵介绍了我的姓名和职务。我首先和侯希贵及其随从们一一握过手,接着就对侯希贵说:“侯先生,我特意来,是要接你到县里去啊。”

侯希贵头戴蓝色牛仔帽,身穿古铜色夹克,国字脸上绽放着笑容,说道:“刚才左书记来过,也说接我了,我没有时间,明天中午我要赶到长沙,参加一个公司的开业典礼。”一随从立即补充说:“在那公司里,俺师父投资了100万啊。”

侯希贵一投就是100万,好大的吸引力啊。那时汉寿的经济建设刚刚起步,百废待兴。如果有人给汉寿县无偿投资多好啊。萧英南悄悄对我说:“听他的徒弟讲,侯在香港捞了不少的钱,有治病的钱,看风水的钱,面相的钱,还有意念移物的赏钱,捞的钱尽送出去了。如果汉寿县能把他留住就好啊。”

回县后,我把萧英南的意见,马上向左连生书记说了。左连生书记说:“我正琢磨这事呢。”

聘任侯希贵为第一主席

事过三月,即1993年春节过后,左连生书记赴长沙、下深圳终于把侯希贵请动了。

3月7日那天,春寒料峭,细雨纷纷。约11点光景,由县委组织的欢迎侯希贵的队伍从县龙阳宾馆排到了县汽车站,即由南门口经十字街排队到了西门口。队伍是由县直各单位组织的。一个单位一套锣鼓,一面彩旗,热闹非凡。尤其是县一中的彩旗队,上百面的红旗连成一片,排队在汽车站附近,映红了半条街。

不一会儿,从长沙接请侯希贵的汽车开进了站。县委书记左连生和县长胡子达马上迎上去,握手、挽臂。接着,侯希贵的10多名随行人员也鱼贯而下。他们紧跟左书记、胡县长和侯大师冒雨步入大街,无比激动,得意洋洋。彩旗队紧紧跟其后,继之是看热闹事的人们尾随,把街道拥挤得水泄不通。这一壮观,在汉寿县城还是第一次。

在欢迎声中,也有微词。有的说:“侯希贵害怕艰苦外流,弄了几个钱,值得如此讲排场吗?”

但是,这个排场解开了侯希贵对家乡的冷漠的心结。昔日里,他是被歧视而外出闯世界的。今日回县能得到如此殊荣,让他万分感动。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嘶哑着喉咙对左书记说:“还是家乡对我好啊!”他回首看到县一中那些可爱的擎着红旗的学生,随即向左书记、胡县长表示说:“我给一中50万,作为学生奖励基金。”

侯希贵一行入住在县招待所的贵宾房。下午,左连生书记来到侯希贵的住房客厅,与他畅谈汉寿县的发展。侯希贵也介绍一些他在深圳、香港投资办公司的情况,以及他在攸县和桃源资助学校的事。左连生连连称赞他本事大,心地善良。侯听了很惬意,陡生情趣,立即给左面相说:“我看你印堂发紫,眉带喜色,不出三年就会被调到省里去呢。”说来也巧,果真只有两年多,左连生就被调到省农村工作委员会了。这是后话。

两人谈得非常融洽,左连生趁机要求说:“侯大师,我们想请你当汉寿县政协的委员,好不?”

侯希贵笑了笑,说:“我已经是攸县政协委员、政协常委了,又当委员?不用了,不用了。”

左连生一心想增加侯希贵的家乡情,留住他的家乡心,便说道:“侯大师,你不愿当委员,就当副主席,行不?”

侯希贵自信而腼腆地回答说:“要当,就当第一主席。”

左连生笑着说:“要得,我和周世盈主席还商量一下。”

晚上,左连生和我讲到侯希贵想当第一主席的事。我说:“好啊,县政协是智囊团、人才库,必须广纳才人,像侯希贵这样的高人、奇人,我们求之不得呀。”

左书记却有些犹豫地问道:“设第一主席,符不符合政协章程呢?”

我说:“按章程,主席是选任的。我们变个‘聘任’,也就情通理顺了。”

左书记连声说:“好的,特事特办。具体程序就由你们政协去操作。”

第二天上午,我主持召开政协主席会议,传达县委关于聘任侯希贵为政协第一主席的建议。多年做统战工作的副主席青立山,对党外人士向来高看一等,极表赞成同意。不过对“第一”两字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任个常委就差不多了。他的意见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聪颖过人副主席刘子敏发表意见说:“我认为‘第一、第二’不要紧。关键是‘聘任’嘛,对于名人、能人,俺政协还可以多聘几个。”刘副主席一语中的,主席会议很快统一了思想。会议还决定,当天下午就召开政协常委会,晚上召开政协委员全会。

晚上,龙阳宾馆的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大厅内熙熙攘攘坐了500多人,其中220名委员,还有特邀列席人员。主席台前贴挂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汉寿县委员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的红底白字的大横幅。主席台正面墙上悬挂着木制国徽,国徽两旁相伴着10面大红旗。主席台正中是一排长桌,桌后摆着12把高靠背椅子。

从七点开始,侯希贵的随从人员中的男女歌唱家登台献艺,大展歌喉,让大家大饱眼福和耳福。县里的歌手也参唱了一二。一支歌一阵经久不息的掌,把人们的热情推向了高潮。八点钟,县委书记、县长、侯希贵和县政协七位主席走上了主席台。会议由县政协常务副主席青立山主特,中心议题是聘任县政协第一主席。接着就由县政协联络工委报告侯希贵的生平事迹。紧接着就采取鼓掌表决的方式。

待全场声掌声雷动之后,县委书记左连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他讲话结束时宣布说:“现在请县政协主席周世盈同志颁发第一主席的聘书。”我和侯希贵同时走到主席台前,郑重地进行送接手续。这时会场上又暴发出一阵掌声。

侯希贵高兴地接过聘书,大会主持人就请他讲话。他首先是感谢汉寿的领导和父老乡亲,接着就一字一字地大声说道:“祝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自从侯希贵任县政协第一主席后,汉寿人增强了与侯希贵的交往,获得侯希贵的支持。有汽车,有现金,数过千万元。如某某希贵公司相继成立,龙阳宾馆的一栋小楼改成了希贵楼,甚至连某乐队也改成了希贵乐团。即使县政协机关,也得到了10万元的资助。

拜访侯希贵

过了近半年,政协机关办公室提议,应该去珠海拜访第一主席,而且很多同志也撺掇着。于是,我就请周文庙公社书记萧英南当向导,和副主席青立山、办公室副主任廖惠清等到一行四人,于1993年8月23日到达珠海。前不久,侯希贵在周文庙乡新收了一名学徒小周。那学徒为我们当联络员,让我们很顺利地找到了侯希贵的住处。

侯见到我们很高兴,马上要手下安排吃住。那时找侯希贵的人络绎不绝,他一般不安排住宿。而对由萧英南带领的我们县政协一行,却厚爱有加,安排住拱北宾馆的总统套间。据说每天8000元。如此天价,我们听了惊得合不拢嘴,心里很不安,但对见到如此大世面,又感到欣慰。我们入住不用身份证,也不要交什么压金。因为房子是侯订的,老板只认侯。我们进去住,就如同住在侯家一般。当时侯在珠海,颇有名望。据说他当过拱北公安分局的副职,后因定居香而辞职。

不一会儿,侯希贵匆匆来到宾馆,对萧英南说:“大哥,市里一位领导请我吃晚饭。你们的晚餐,我已要小李(侯的帮手)安排在另一家餐厅。我不能陪你们,真对不起呀!”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住的地方就让你破费了,吃的就简单点,有小李在,你就去忙吧。”

小李带我们来到一家餐厅,餐厅摆设很时髦。小李说“这是侯大师定的,只有来了贵客才请到这里来。”菜肴丰盛,湖南特色。我们觉得,五个人用不着这么多,就要小李找来了三位朋友,共同用餐。

这三个人也是跟着侯希贵跑的。他们忠于侯大师,也宣传侯大师。洒过三巡,我不禁好奇地问道:“你们师父每天忙些什么?”其中一位跟侯希贵时间较长的徒弟说:“俺师父一会儿住香港,一会儿住珠海。两边都有当官的、当老板的请师父看病、看相、看风水,还有请师父表演功夫的。”接着他又小声说道:“忙这些事,都是有钱的呢。”

他说,有一次去香港,如约拜访由房地产起家的香港首富、企业家、慈善家李嘉诚。李嘉诚久闻侯大师大名,一见如故,落坐泡茶之后,就开门见山地笑着说:“现在桌子上有4只景德镇茶杯你能变成8只吗?”侯大师要李老板侧转身,一眨眼,嗖的一声,桌子上突然增加了四只景德镇茶杯。李老板一见笑得合不拢嘴。接着又试探问道:“侯先生,我家小餐厅里,有一张用金片包角小桌子,您上次在我家吃饭时见过,能不能把它用气功搬运到这个办公室来呢?”

“试试看吧。”侯希贵说着,便要了一条床单铺开在地上,接着脱光上衣运气,面向窗外高喊,“金桌来,金桌来,金桌来呀!”几分钟后,地面床单忽地高高凸起,揭开一看,正是那张金桌。李老板惊得目瞪口呆,这时只见侯希贵大汗淋漓,口吐鲜血,便要送他去医院。侯希贵摇摇手说:“不妨事,马上就会好。”李先生很感动,当即送给他200万元。

接着,又说了个气功移坟的故事。几年前珠江三角洲有个三兄弟,租地二十多亩,办起了气体打火机厂。设备和技术都有很先进。可是一开机,机子就出故障,造成工人伤残,第一年亏损20多万元。第二年亏损200万元。经多次检查,设备完好,机器达标,找不出任何毛病。三兄弟无可奈何,就请侯大师帮忙。

侯希贵察看厂房的位置,对三兄弟说道:“原来是这座厂的厂址选错了地方。在半里外有贵府一座祖坟。从祖坟发出了一条地脉源远流长,所以你家兴旺发达。可是你这厂子恰恰斩断了地脉,惊动了祖先,所以就不顺畅了。解决的办法有两条,或者移厂,或者移坟。不过移坟简单些,我可以用气功移。”

次日,侯大师通过一番功夫,移坟成功。他果断地说:“好了,恭喜三位老板,以后机器会正常运转,尽管大胆生产。”侯希贵还说:“你们厂上半年亏了几十万,今年还有4个月,我预测全年收支可以持平,明年可能盈利180万,以后盈利还要多。”后来果然一一应验。所以连续几年来,三兄弟每年都送给俺师父几十万作为酬谢。

另一个徒弟遗憾地说:“不过,他没有存到钱。前些年是有了钱就捐献,从今年起,他是首先答应了捐献,然后再去想办法弄钱。”

餐后,我们一行回到拱北宾馆。不一会儿,从湖南又来了6位客人,也是找侯希贵的。小李对他们说:“对不起,你们只能睡客厅了。”说着,就要服务***拿来一些草席和被单在客厅里开通铺。我们等到晚上十一点,仍不见侯希贵来,就各自回房睡觉。

第二天早起,萧英南对我们说:“昨晚你们刚睡,希贵就找到了我的房间,说了一会话。见你们都睡了,希贵说不要打扰你们。我说他是政协第一主席,要给政协支助一点钱。他说他有打算。”

这时,昨天管饭的小李赶来了,带我们去吃早餐。接着他告诉我们说:“昨晚师父回得晏,还在睡觉,中餐就在家里吃,师父陪你们,10点左右我来接。”

侯希贵香港有房,珠海也有房,因为珠海消费低一些,所以常住珠海。约11点,我们到了侯的家中。在小区一栋的四楼,三室两厅,100多平米,装修朴素大方。当我们进屋时,侯希贵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笑着说:“昨天没有时间陪你们,今天就在家里接呀。”

我们连声说:“家里好啊,家里好啊。”

昨晚那6位客人比我们早到,见我们来,出于礼貌,有4位年轻的,主动让出沙发要们坐,各自找凳椅去了。那6人谈笑风生,说些天南海北的异事。侯希贵乐哈哈的笑着,我们也陪着笑。但是,我笑得勉强,心想把求援之事还落实一下,可是不好开口。因为当着有外人不好意思乞讨,再说也恐怕话不投机被希贵当面一口拒绝。

正犹豫不决时,侯希贵突然打断他们喋喋不休的闲谈,对我们说道:“县政协的事,萧书记昨晚讲了,我会考虑。”接着又补充说:“我9月份回汉寿。”言下之意,九月份就会兑现。

我们听了,非常高兴地说:“欢迎你回家乡,欢迎第一主席到县政协检查工作。”

这时,徒弟们早把饭菜做好了。家常菜,香喷喷,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没有高级酒,只几瓶啤酒。正吃着,又有三位客人找上门来。侯希贵同样热情接待,要他们马上入座吃饭。那4 名徒弟只得站着吃了。侯希贵吃得很慢,让大家先吃。他最后一人放碗,把菜碗里剩的汤也一口喝进了肚。一告徒弟小声对我说:“俺师父很节约,如果到餐馆里吃饭,吃不完的菜总是要打包回来。”

饭后,我们在客厅喝了一会儿茶,只见侯希贵从床底下拖出一口皮箱。打开皮箱一看,全是香港名牌棉布男衬衫。他一人发一件。他见我腼腆迟疑,便笑着说:“我是骆驼,我从香港驼回来,就是为了发给大家,给你就拿着嘛!”

侯希贵的特异功能

侯希贵自从担任县政协第一主席后,每年回汉寿两次,一 次是清明节扫墓,一次是农历八月初四过生日。每次的随行的小车六、七辆,人员二、三十。接待工作由经验丰富的县政府主任张万忠全权负责。如同《红楼梦》第十八回的“贾元春归省庆无霄”一样,何处接车,何处睡卧,何处开宴,何等菜肴,何人陪同,何事求助,安排得清清楚楚 。书记、县长在家等待,到时别开闲杂人等,单独商谈。我是主要陪人之一。

我陪第一主席侯希贵既出于职责,也出于好奇,只想借机赏识他的特异功能。

有一天早餐,我和县政协副主席刘子敏陪同。刘副主席肾脏有病,餐前曾对我说要请侯先生治疗。那时找侯治病的人很多,晚上要在房门口排队,刘副主席想先行预约。早餐有包子,馒头、蛋糕、牛奶,还有些小碟菜。侯坐上首,左右相坐书记、县长。我和刘副主席坐下首。两旁坐着随侯来的嘉宾。当大家动箸之后,我站起来,指着刘副主席对侯说:“侯主席,这位是县政协副主席刘子敏同志,他有个肾病,想请你治一治。”

“好啊。”侯爽快说着,就双目注视刘,似乎在揣测什么。刘副主席两眼注视,很有礼貌的期待着。只见侯希贵顺手用筷子夹起一小块蛋糕,放进还有多半杯牛奶的玻璃杯中。接着左手端杯,右手手心盖住杯口发功。一会儿只见快要冷却的牛奶杯中升起了沸腾的气泡。在场人惊诧不已,情不自禁地鼓掌。掌声一停,侯将杯子递给刘,说:“你把这个喝下去。”刘副主席喝得很认真。

第二天我问刘副主席说:“有效不?”

“有效。”刘说:“我吃得饭了。”可是,过了半月,刘副主席的肾病依然故我。此时侯希贵早已离开汉寿,无法二次就诊。刘副主席只得另求请高明。

且说也就在当天早餐时,侯希贵给刘副主席牛奶杯后,突然端详我,不一会儿说道:“你将来是86岁的高寿。”我立即起身道谢。我多年来一直疑惑不解,不知侯大师是怎样从我身上解开的生命密码。当年侯希贵46岁,我56岁,比他整整大10岁。现在事过20年,想不到侯希贵61岁就作古了。我一直非常佩服他,怀念他。现在我生活自如,可以钓鱼、打门球、拉京胡。还10年光景,我相信侯大师的预测是真的。

侯希贵一到汉寿,附近一些县、市的领导也趁机接请。对此,侯希贵有的婉言谢绝,而有的又不得不应酬。有一次益阳市委杨副书记请他去做客。那天,随同侯去的有20多人。第二天,侯打电话要我到益阳去玩。我想,有的人想找侯都难找着,现在他主动要我去,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和办公室副主任易青、司机周国华上午就赶到了益阳。经侯的介绍,我们也分享了贵宾的待遇。

中餐,益阳市委的领导陪同,侯要我与他同桌。我感到有些拘束,县级的哪能跻身于市级的餐桌呢?但是一想我是侯家乡的负责人,而且是来陪第一主席的,也就心安理得了。

下午,那些随行者出门观赏益阳的风光。我们三人在客厅亲聊。

约两点半钟,益阳市委杨副书记来了。他近五十岁光景,衣冠楚楚,一表人才。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寒暄。突然,他心血来潮,情不自禁地讲起了昨天侯希贵透视数钱的故事。

他说,他昨天中午和侯大师扯白话。突然给侯出了个难题,要侯猜他皮包里有多少钱?因为人传肉眼透视是侯的特异功能之一,所以杨副书记想试试他。侯要杨就地打个圈,让他从胸前看到背后。待杨站稳脚,侯一口说道:“你皮包里是124元。”

“准不?”杨挑衅地说。

侯果断地说:“一张100元,两张10元,4张一元,不信,你自己数。”

因为杨副书记记得清清楚楚,他皮包里是125元,还数过几次,一元的票子清清楚楚有5 张,所以他敢于挑衅。今见侯说得强此肯定,便以胜利者的姿态态掏出皮包,抽出钱一张张地数,心想这下要让侯出个洋相。可是数来数去,结果一元的票子,硬是只有4张,而不是5张。这时杨副书慌了神,竟不知如何少了一张。这时站在一旁的秘书提醒说;“您早晨理发不是花了一块钱不?”杨恍然大悟,心里认输,对侯佩服得五体投地。

杨副书记讲完这个故事,心情亢奋,手舞足蹈。他举着握拳的右手,在客厅里走圈,一边走一边对我们说:“我从小就不信菩萨不信神,这回我信了,这回我真的信了。”

从县政协到全国政协

侯希贵当了汉寿县政协第一主席的消息传到市里。市政协机关有位同志惊奇地向我问道:“侯希贵当了第一主席,那你这当主席的怎么摆呢?”我笑着说:“他既没有时间上班,也不会管事。他仍然当他公司的董事长,我仍然上我的班。”他听了“哦”了一声,好像明白了什么。

不几天,市政协主席韩林安在电话中对我说:“周主席,侯希贵是个大名人,你能不能替我们把他请到市政协来,我们打算吸收他为市政协委员。”

我说“可以,等到9月份他到汉寿来过生日,你打电话接他一下,我陪他来。”

那天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来汉寿给侯希贵祝寿的客人各自回桃源、攸县、长沙、珠海等地。他只带上两位亲信坐自己的高级轿车,我坐县政协的车,上午10点就到了市政协。

市政协接待规格高,住会主席全部出席,但不奢侈。会见在小会议室,吃饭在机关食堂。韩主席笑呵呵地说:“侯先生,你是大名人,我们市政协想请你当委员,你看如何?”

事前,我给侯希贵通了气,他才答应来市政协。今见主席亲自相问,便笑着回答说:“嘿、嘿,我能力不行呀。”在场的副主席们措合说:“你就别谦虚了,我们政协是人才库,就是要广纳贤能。”侯微笑着,表示默认。

小餐厅里开了两大桌,市政协机关办公室的两位女同志热情服务,一切安排得很周到。桌子的一头墙角有台大电视机,电视架下还有影碟机,其他音响设备齐全。那时吃饭时讲究唱歌,一边喝一边唱,一边吃一边唱,如同宫廷宴会时演歌舞一样。不同的是吃饭人自己唱,没有旁人唱。韩主席知道侯希贵爱文艺,特意安排了边吃饭边唱歌。

宴会开始,播放着温馨的轻音乐。酒过三巡,韩主席提议唱歌。首先是市政协机关一女士离开席位,拿起话筒,笑容可掬地说“现在我为侯先生献一首歌。”那声音清脆甜润,酒不醉人歌醉人,获得满堂掌声。侯希贵的掌声更响亮。接着就请侯唱。侯推辞说:“我不会唱呀。”接下就请另一女士上场,也唱得很好。唱毕,大家都有要侯献一首。特别同行的两位亲信怂恿说:“师父,大家都有想听你唱,你唱一首吧。”那女士听了,立即把话筒送到侯的手上。侯清了清嗓子,便放开歌喉唱起了《篱笆墙的影子》:“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他嗓音洪亮,韵味无穷,简直与全国著名通俗音乐歌手孙国庆唱得一模一样。掌声响了好几次,把大家的情绪引进的高潮。

此时,韩主席从工作人员手上接过早准备好了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德市委员会委员证》,郑重地送到了侯的手上,那委员证上的相片是侯进门时临时摄下的。

接着还有几位同志逢场作兴,也唱了几首,但都不及侯希贵唱得好。

饭后休息,韩主席讲到机关建设时,说是打算添一台小车。侯乐意地说:“买小车,我支持3万元。”韩主席当即表示感谢。结束时,韩主席约我与侯三人合影留念,侯在中间,我俩在左右旁。

1994年1月,侯希贵参加了市政协全会,行使了委员职责。

不久,湖南省政协得知侯希贵当了常德市政协委员,便派人去珠海考察,吸收侯希贵为省政协委员。我任县政协主席的后两年列席省政协全会时,都会到了侯:“我笑着说:“侯先生,你从县政协、市政协升到了省政协,祝贺啊。”他也笑着说:“嘿嘿,都是挂个名,他们要我来开会,我就来呗。”

侯希贵虽说是挂名,但职责之心常有,捐助源源不断。他的钱主要在港澳同胞那里筹措。有时没有钱,而有人找他资助,怎么办?他就先打欠条后偿还。

1998年,侯希贵通过电视看到湖南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后,带着110万元赶回长沙,成为全省第一笔、也是数额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没有多久,侯希贵又成了全国政协委员,誉满海内外。他本人并无积蓄,而捐献源源不断。有人曾统计他的捐献近亿万元。所以他曾被评为世界十大异功奇人之一——乐善好施的江南怪杰。

(作者:汉寿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 周世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