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史资料>详细内容

“汉寿亭侯”与“汉”“寿亭侯”之正误

来源: 作者:傅利民 发布时间:2017-02-21 10:46:09 【字体: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关羽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便奏请汉献帝,封了关羽为“汉寿亭侯”。这一史实在《三国志·关羽传》中写得很清楚。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汉”字,事实上竟引出了后来的误解。也正像很多人所持观点。即把“汉寿亭侯”拆开为“汉”“寿亭侯”。说“汉”是汉朝,“寿亭侯”是封侯的名称。就连大名鼎鼎的罗贯中老先生也是如此看法。这里不妨请看他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原本中的一段描写:“却道曹操为关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关云长为寿亭侯,铸印送与关公。印文曰:‘寿亭侯印’,使张辽赉去。关公看了,推迟不受。辽曰:‘据兄之功,封侯何多?’公曰:‘功微不堪,领取名爵’再三推却。辽赉印回见曹公,说云长推辞不受。操曰:‘曾看印否’?辽曰:‘云长见印赉’。操曰:‘吾失计较也’。遂教销印匠销去字,别铸印文六字:‘汉寿亭侯之印’。再使张辽送去。公视之笑曰:‘丞相知吾意也’,遂拜受之。”

这个误解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早在北宋年间,湖北荆门县玉泉的关将军庙里就存有“寿亭侯印”一方,直径四寸。

据《明史·礼志》载:“洪武二十七年,地方官在南京鸡笼山建造关公庙,也称关羽为‘汉前将军寿亭侯’。直到嘉靖十年(距建庙已有137年),才由当地政府公开订正,改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

由来已久的把“汉寿亭侯”的“汉”视为汉朝的误解,还是缘于对历史了解的欠缺。洪迈在《容斋四笔》中就认为荆门县玉泉将军庙中的“寿亭侯印”是伪造的,而伪造的人能出现这种失误,显然也是因不懂历史。

清初的毛宗岗更认为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那段描写违背了历史常识,他不仅在书中删去了这段文字,还在评语中特别地指出:“今人见关公为汉寿亭侯,遂以为‘汉’为国号,而直称之曰:‘寿亭侯’,实之误也。‘汉寿亭侯’犹言汉寿之亭侯耳,岂可去‘汉’字而以寿亭侯为名耶?”

《云谷杂记》记载:“南宋绍兴中,洞庭渔人获一印,方仅二寸,制甚古,以为金,竟而讼于官。辨其文,乃“汉寿亭侯”四字,疑武安①物也。后守库吏见印上时光焰,乃遣人送荆门军关侯祠,光怪遂绝。”《龙阳县志》P121页,最后才真相大白。

近人学者、诗人、作家易君左曾说:“我的故乡汉寿,乃是关羽汉寿亭侯的封地,地方虽小,由于受到关公伟大人格的感召,人民都富于爱国心和正义感。”

事实上,在汉代,列侯大者食县(收受一县的赋税)侯小者食乡、亭。汉献帝曾封曹操为费亭侯,就是这种亭侯。封关羽的汉寿亭侯中的汉寿则是地名,当时的武陵郡有属县名为汉寿。正是关羽被封的地方。故此,此“汉”字是不能指为汉朝之意。试想,若如此,那么曹操的封侯不亦该是“汉费亭侯”了吗?(注:武安:宋朝追封关羽为武安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