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史资料>详细内容

南宋遗民丁易东的梅花梦

来源: 作者:康存学 发布时间:2019-01-03 10:43:24 【字体:

高空寥廓,皓月孤耀,断鸿号野。大元至元中叶的常德路城外的沅水,除了无私地润泽两岸低贱的、处于社会第四等次的南人,只是满载着一河的呜咽,不屈地向着大海所在的东方不息地奔流,奔流。

幸好,江中还有几点夜渔的灯火,映照着江畔黄龙陂上那个无眠老人影影绰绰的身影。

此刻,沅阳书院山长丁易东形销骨立,银髯轻拂,立在黄龙陂的四斋精舍前,目光平和,似仰圆月,似俯长河。而思绪,也许飘在了星空,也许溯回到了过往。今天是中秋,他早早的放了学生们,好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由自己来守书院那几十间空空的房屋。

其实书院并不需要他来守护,时任郡守哈珊为旌表他的气节,亲自派人在院内栽种了近万株青松,荫护常德府的这座首开文风的书院。沅澧大地,开化其实并不算晚。汉时宋均任武陵郡太守期间就“兴学校,举仄陋,政称俗变”;而三国、晋时的常德名人廖立、潘濬、潘京、伍朝、车胤、龚玄之等都是后世读书人津津乐道的榜样。而开设书院,聚徒讲学,在常德域内兴起也算较早,唐时就有人在桃花源桃川宫东北建立了“天宁书院”,后世更名为“桃溪书院”。只是把书院开办在郡治之地,丁易东的石坛精舍却是第一家。

不过,石坛精舍最初并不是开在常德城府东,而是开在丁易东故里龙阳县西南四十里狮子总石潭坪的。家乡的狮子山北,石潭湖如这月下的沅江一般平静,把满山梅树映得郁郁葱葱。而那梅林虽没有眼前这万棵青松繁茂,却是他师法前贤邵雍的梅花易数之法,独创布下的“洛书四十九位得大衍五十数图”。这图是他多年研究易学的心血,他用梅树排布在家乡的山头,只是希望能有人了解、学习、传承。

他素来喜欢梅花。梅花能凌霜斗雪,坚强忠贞;梅花能风骨俊傲,高雅伟岸。在“胡元代宋”之际,他“耻事二姓”,他“宁可枝头抱雪死,何曾明坠北风中”,如那寒雪中的梅花般高洁、刚烈。他所做的百余首梅花诗,一部分是仿效邵康节写的卜筮诗,但多数却是咏梅抒怀、自证品格的抒情诗。

面对故国失去的现实,谁又有力回天,挽狂澜于既倒?身处异族的统治,他这样的前朝遗民,满心都是“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满心都是“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侍二夫”。最终抗元名臣文天祥、谢枋得为国死节。虽然丁易东也曾为前朝朝议大夫、太守寺簿兼枢密院编修,但毕竟只是一名普通士子,不必面临元朝统治者所给出的要么仕、要么死的极端选择,不过不仕新朝,退而隐居,著书立说,聚徒讲学,保华夏“圣贤一脉”,却是他不二选择。

事实上,倡明理学,训诲后人,延续“圣贤一脉”,也可算是失国后丁易东毕生的追求。因为,作为宋末元初的经学大师,在传承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事业上,他有相当大的发言权。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和繁荣,有三千年时间是在《周易》思想的主导下展开的。《周易》的类比思维方法规范了华夏民族的思维定势,《周易》的义理精华造就了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周易》的道德诉求化育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周易》是华夏民族最值得骄傲、最值得传承的文化瑰宝。而丁易东的研究成就主要就在《周易》上。

他少时“学《易》得王辅嗣之注焉,得程子之传焉,得朱子之《本义》焉……逮壮游四方,亲搜传注,”发现当时易学研究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义理派精于理、疏于象;象学派或“失于泥”,或“伤于巧”,或“失之杂”;数学派别“失之杂”,或“杂又甚”等等。有感于此,于象学方面,他以“因象以推义,即义以明象”为宗旨,“观象玩辞,探赜索引,用功于易”,通过整理汉易旧说,融旧铸新,提出“三体正变说”,使之象学“上溯汉儒之传,亦可以免汉儒之凿”;于数方面,他以中国古代算术为工具,用天地之数、河洛之数反复印证了大衍之数。根据多年的研究,他博采诸家之长,先后撰写了《周易象义》(16卷)、《周易上下经解残本》、《周易传疏》、《大衍索引》(3卷)。不管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是把他自己研究出来的学术成果传播给后人,最好的方式应该只有开设书院,聚徒讲学。

眼看着宋王朝大厦就要倾覆,而处于穷途末路的当权者却还沉溺于晏安鸩毒、歌舞湖山。丁易东怀着对时事的极端失望,辞官归里,自筹资金,创办了石坛精舍。没想到的是,书院一经开办,山谷耆老无不遣子孙就学,远近青年学子无不慕名而至。虽然高兴于圣贤之学能够得以延续,高兴于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能够得以传承,但是他又不得不为就学学生急剧增多、石潭坪交通极其不便而发愁。后来,他终于寻到了濒临沅水,交通便利的常德城内"府东一里黄龙陂",出资修建了精舍东西两厢共四斋,供讲学和生徒居住;并且捐献私田1200亩,用其租谷供应生徒的开支。这样,办学规模得以极大扩充的石坛精舍重新开张。

从“崖山之战”到如今,已是十多年。其间丁易东“屡征不起”,虽被元廷授以山长,赐额“沅阳书院”,但他依然保持着自己梅花般的高风亮节,依然维护着书院的独立办学风格,既把理学家的学术和理想加以发扬光大,也替异族统治下的汉人,保存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多年后,已逝的丁易东并没有葬回故乡的梅林,而是葬在了耗尽他一生心血的沅阳书院所在的黄龙陂上。虽然嗅不到故乡的梅花香,但刻在骨子里的梅花品格却帮他圆了一个美丽的梅花梦。

斯人已逝,但斯人的美名却一直流传。明代文学家陈洪谟在“常德八景”《沅阳书院》一诗中称颂道:“楚南邹鲁远,文物此开先。一代斯文幸,高名北斗悬。”明代常德知府应履平也写道:“讲堂旧向鼎江开,绕屋长松万个栽。空望青云攀逸驾,枉教皂盖访高台。落花流水为谁好,载酒扁舟何事来?歌罢沧浪成独笑,间攀白芷踏苍苔。”(作者:康存学)

注:丁易东:宋末元初经学大师,龙阳县狮子总石潭坪(现汉寿县岩嘴乡复兴村)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