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三根“魔棒”的高级讲师——记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汉寿县2—7届政协委员肖家气
朴实的外表,礅实的身板,诚实的眼神。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实。这人蓄着平头,黑发如板刷般粗而密;绛红色脸膛上,流露出憨厚的笑。浑身那股精气神儿,仿佛正嗞嗞嗞地往外冒。乍一瞧,你难以相信他已有75岁了,还可能认为他是一介农夫,无法与教育家、高级讲师等头衔划上等号。
然而,事实是最具说服力的:他不是农夫,而是一位获得累累硕果的耕耘者。他就是肖家气——一位在校园讲台上耕耘了38年的中学特级教师,一位退休后仍然活跃在社会大舞台的高级讲师。尤其让熟悉他的人钦佩和感动之处是:他挥动手上三根神奇的“魔棒”,续写着晚年的精彩。
“魔棒”之一:采集生活中新鲜独特的事例,给干部以警示肖家气1998年8月退休后,把从教的讲台从校园延伸到社会。2006年4月下旬,他接受了一项任务:为汉寿县委中心学习小组讲授“现代领导干部的素质与修养”一课。他想:如果光灌输理论性的东西,干部们早从书本、媒体上得知了,收效肯定不佳;必须用鲜活、生动而且须为他们熟悉的事例,佐证讲课人的观点,才有说服力,才会引起听众兴趣和共鸣。于是,肖家气花费40天时间,走访了39个县级领导和县直科局长,掌握到很多第一手材料。县劳动局长李银武向他坦述了一件事:2005年该局筹建办公大楼时,一建筑包头提上一袋现金找到李银武,希望他“关照一下”。李银武盯住那袋钱,问有多少,对方说:“5万块。”李银武一本正经地说:“这些钱少了!你要提50万来才行,我收下后就可以辞职了。”包头见李局长语含讥讽,晓得是软泥巴里碰到了硬刺,只得退走了。事后他扬言要请人“修理”李银武,哪晓得李银武软硬都不吃,那包头始终没拿到这项工程。
肖家气把这个拒腐事例列入讲课内容,县直机关干部们听后,引起很大震动。时任汉寿县政府代县长的宋云文听完课说:“肖老对我县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他的讲课效果是有些文件收不到的。”
肖家气为每一个单位讲课都有该单位的例子。2007年春天,他应邀为汉寿县工商局讲课前,对该部门情况知之甚少,为了有的放矢,他蹲到坡头、军山铺、太子庙等几个基层工商所了解具体情况。蒋家嘴副所长袁亚军对他畅言:作为工商干部,一是对得起工商这个职责,二是得起经营者,三是对得起消费者,四是对得起领导。随后,他又采访了县工商局长孙超云。一开头,孙局长不愿说什么,经过肖家气诱导恳求,他说了一件尴尬事:2006年底他赴现任时,常德市工商局开车送他来汉寿工商局;由于当时局内个别人不了解他,便把大门关上了,不准他进入门内。面对这顿“闭门羹”,他走下小车,坦然一笑,便化解了“冷遇”。他向肖家气交心说:“做人要大度、宽容、礼让,愤怒情绪来临要注意消除、控制和转化;容人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和人生境界。”
肖家气将袁亚军的原话、孙超云的感受,原汁原味融入讲稿里,正因为这些大实话是从工商人心里自然流露出来的,没有说教味,所以他们听得异常投入,现场效果甚佳。润物细无声,正是有孙局长这样胸襟宽广的一班人领航导向,加上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该局当年6月便完成了全年任务。
“魔棒”之二:借助富有情趣和哲理的故事,使听众着迷凡是听过肖家气讲课的人都说:“肖老师往讲台上一站,便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他好像能施展魔法,把你迷住。”的确,肖家气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讲课,其内容和角度均不相同,让听众吃“点菜”;而且,常常穿插进一些古今中外有典型意义的故事,活跃现场气氛,加深听众印象。2006年,他在汉寿县检察院讲课中,为在场司法人员说了一则“贪心人”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想拥有一块领土,便去拜访那个部落的首领。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到达终点后,插上一个标记。记住,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从这里到标记之间的土地,就全归你啦!”那人喜之不胜地走了,可是天黑很久了都没回来。原来,他走得太远,累死在途中了。确切点说,他是死在了贪“途”上!
肖家气讲完这则小故事,又补充说:“这是我年青时从一本书上看到的。我经常用它来提醒从事司法工作的朋友,一旦察觉你案件中的人行为越轨、品性脱离道德规范时,就不妨联想一下这个故事。”
他就是以这样深入浅出而又颇有亲和力的讲授技巧,寓空洞枯燥的理论于幽默精彩的故事情节之中,加上严谨透彻的析理、流畅生动的语言,令听众全神贯注,并且不时地回报热烈的掌声和开怀的笑声。今年7月18日上午,他应汉寿县国土资源局之邀,站在讲台上,为该局近200名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讲授了3个小时的“公务员的素质与修养”专题课。那天笔者也到现场听过讲。其间,肖家气遵照该局政工负责人意见,重点讲授了“自信心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问题,并举了这样一则故事作例子——
我国早期乒乓球运动员韩玉珍技术高超,几乎每场球都能打赢。有次派她出国参加比赛,比赛先天晚上她就想:“我在国内是常胜不败,明天同外国选手比,如果输了,回国怎么向人交代呢?”便不想打了,于是想出一个主意:用刀把自己手腕划破,并报案说有人要谋杀她。外国警察一检验,属于自杀。此事传为国际丑闻,她也被国家队开除了。后来,她代表省里参加全国比赛,又得了冠军;国家队为了挽救她,依然把她吸收归队。有次赴日本比赛,前两局她都胜了;第三局赢了几个球,接下来输掉了几个。哪晓得这暂时的一输便出事了:那一刻她老想着“我今天会输”,结果连败三局,以2:3负于日本选手。外电评述韩玉珍“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自信心上”。
讲完这则发生在50年代的乒坛故事后,肖家气又列举了一个堪称经典的细节:90年代,同样是乒坛女国手的邓亚萍,尽管她身材上不占优势,却非常自信,每次打球赢了,她总是把一只半握拳的手举得高高的,显示自己用士气压倒了对方。肖家气最后归纳说:“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会感受到生活、工作的快乐,才可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潜能。”
肖家气把这两个故事和细节讲完,在中场休息时,听课人员不约而同,全在谈论自信心的话题。该局局长邓湘仁在那天的总结里说:“肖老讲的自信心,确确实实是我们行政执法人员必备的‘金钥匙’;掌握好了它,什么难开的门都不难打开。”
当一个人能用睿智、时尚且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去追求事业,去诠释生命,去展示个性之美时,其魅力自然就四射了。
“魔棒”之三:演绎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让师生走好“步”退休后的肖家气依然如一头躬耕牛,不停步地负重前行。近年来,他一直在倡导、致力于素质教育,并在实践中探索方法,积累经验。
1999年,肖家气担任全市特级教师评选的评委。当时,一位参加评选的物理老师在讲台上有段开场白:“同学们,我是桃源一中的王老师,今天来到常德市一中,心里很慌乱,请大家用掌声鼓励我。”学生和评委们自然报以掌声。王老师接着说,“你们刚才鼓励我的过程中,不管是左手拍右手,还是右手拍左手,都有感觉吗?(静场)这呀,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事后,肖家气根据王老师这番“白”话归纳出“六求”,即:在导入新课(新知识)时,要做到求奇、求妙、求活、求实、求准、求变。后来,他在常德市中学校长培训班讲授“现代校长应具备的素质”时,引述了这个事例,受到听课人员普遍赞赏。培训班组织者评价说:“肖老师说的‘六求’,实质就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2006年,肖家气在桃源县郝坪中学讲课时,讲了自己以前的一件事——
有不少学生写“步”字时,硬要在“止”字头下面写上“少”字,多加的那一点总是改不过来。怎么办?有一回上作文课前,他把写错“步”字的两名学生喊到讲台前,将预备好的两只沙袋,分别绑在他们小腿上,再要他们走动。盯着两人一走一跛的窘态,肖家气问:“你们今天走路为什么跛?”“老师,你给我们绑上了沙袋。”“是你们自己经常这样绑的嘛。”两人说没有,于是,他翻出两本作文本:“瞧瞧,你俩写的‘步’字下面,是不是有一只‘沙袋’?”一个学生顿时脸红了,表示一定改正写错字的习惯;另一名学生则在黑板上连续写了几个正确的“步”字。
引用这个例子后,肖家气语重心长地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他提倡‘学习学习学习惯,学生学生学生存’的理念,就是学好习惯,学会生存。如果连这起码的一‘步’都走不好,怎么谈得上全面提高基本素质呢?”
那天,全场千名师生秩序井然;课后学校组织讨论,当晚校园广播站就播出7篇学生讨论稿件。
肖家气为了探索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他整理、撰写了38万字的读书笔记、论文与讲稿,出版《教书育人新钥匙》专著。其素质教育专题讲座在省内外500多个市、县、乡演讲500余场,受到全国教育专家的称道,成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津津乐道的话题。
崖壁上盛开的花朵是一道艳丽如诗的风景,原野里躬耕的老牛也是一首值得传唱的牧歌啊!
玩转“魔棒”背后的故事肖家气说:教育本身就是艰苦的事业,要坚持终身从教,就要保持不畏劳苦、甘守清贫的牛劲和职业道德。
遇有讲课的那天,他总是早早醒来,躺在床上记忆、梳理要讲授的内容。所以,站在讲台上,他极少有“念课(读讲稿)的现象。他虽年过七旬,但讲课时全都站着,从不坐下。2004年11月,他到湖南文理学院给全市的校长班讲学,前列腺炎发作了,尿排不出来,痛疼难忍。他硬是凭着一颗对事业火热的心,坚持讲到下午5时,晚上打点滴消炎,第二天清早吃药后,又继续给校长班讲学。院领导和参培校长知道后,都十分感动。2006年8月,他患肺炎住院,汉寿县岩嘴乡教师暑期培训硬要请他讲半天课,他只好拖着带病的身体,讲了3个小时,再回到医院吊水。平时他赴外地讲课很守时,2006年9月的一天,他在麻阳县讲课,津市一中约他第二天下午去。为了按时赶到,他半夜起床赶火车,到石门下车后转乘汽车,因受了凉作呕,头刚伸出车窗,一辆急驶的汽车从他头前擦过,险些酿出大事!
这些年来,肖家气获全国政协、教育部和省、市相关部门多种荣誉称号,当选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其事迹被省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入选各种志书名典。
选择属于自己的领地耕耘,躬耕者的人生才会成为晚霞中一道绚丽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