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的会徽 照耀着我前行
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基本职能,团结、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职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积极履职是政协委员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八年来,我就是带着这份认识而且是在不断深化中一路走过来的。
2005年3月,我作为教育界别被补选到第六届县政协中来,连同第七届算起,已是两届委员了。在领导的关怀下,我由一名“朝圣者”变成了一名政协人。2012年下半年县政协换届,我已退了下来。但我对县政协仍一往情深,往事历历,我心存感激!
感谢政协给了我发展的平台
我是天地之间一位虽然貌不惊人,但却是一名能遵纪守法,忠于职守,还似乎颇有点进取心的普通公民,还是一名无比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政协、热爱教育事业的教育中人。我自从走进政协以来,通过参与一次次会议,聆听一场场报告,进行一回回调研,撰写一份份提案,履行一天天职责,我政治生活的质量得到了提升,县情知晓了,视野开阔了,与领导近了,跟老百姓铁了,责任感加强了,事业的激情更浓了,日子过得挺充实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曾三次被评为县政协优秀委员,四次获得优秀提案奖,多次出席提案答复见面会,两次出席县政府工作报告政求意见座谈会,一次例席县政协主席扩大会议并发言。我还是县政协的特邀通讯员,经常下情上达,反映社情民意。如果没有政协这个平台,我就依然是一个只会守在三尺讲台耕耘,“无论魏晋,更不知有汉”的“井底之蛙”,我就依然是一个处江河之远,难以为党为忧,难以为富民强县献上微薄之力,找不到参政议政着力点的旁观者。是政协给了我发展的平台!加入县政协后,我收获的极大值是:理论水平的提升和履职的快乐。
通过践行和学习,我初步熟悉了履职的途径,了解到人民政协的基础知识,如政协的性质、政协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委员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的协商是协商的两种基本方式等等。
通过践行和学习,我体会到:当一名政协委员难,当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更难。需要进入角色,需要责任感,需要激情,需要有百分之百的投入,政协的平台为所有钟情于政协事业的委员而构建。
感谢政协给了我冶炼的机会
我觉得,政协是座桥梁,是根纽带,是个大熔炉。她能将人的情操冶炼,把人的思想杂质摒除,使人凤凰涅槃。她能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联系得更紧,能将民主监督的渠道拓得更宽,能将委员们变为参政者、献策者、践行者和有为者。
我想,每一位政协委员只要热爱政协,只要忠实履职,只要不舍进取,只要全身心投入,就会进入更新更宽的政治生活领域,倾其力量一心一意共商国是谋发展,就会有一条条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汇聚力量的好提案、好建议产生,就会有一次次振聋发聩的大会民主协商发言,就会有一份份关注民生、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普遍、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调研报告出笼,就会让委员在履职中感到一份荣光、一份责任和一份神圣感。
是政协这座大熔炉,将我和委员们尽情地冶炼。几年的摸、爬、滚、打,让我增长了见识,让我基本学会了怎样深入调研,怎样选准角度写提案,怎样针对热点讨论发言,怎样为民鼓与呼,为政府决策反映社情民意。
是政协这座大熔炉,让所有志在中华、志在富民强县的委员们,在民主监督与协商的科学发展观践行中更加有为,百炼成钢。
是政协这座大熔炉,以她包容、博大、温情的特色,激发出广大委员的激情,使其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盛世伟业再立新功!
感谢政协给了我展望的窗口
说句实话,未成为协政委员之前,我根本不了解政协如何发挥职能,也不了解政府决策的前因后果,徒有一腔热情和高山仰止的情怀而已。现在,政协终于给了我一扇了解的窗口,而且是透明度的近距离的了解。
我初入政协那阵子,除了新鲜感、神圣感之外,对于政协是否敢于直谏、敢于民主监督执法,政府是否民主决策、广纳谏言,我挺纳闷的。但是,事实告诉我,我的认识存在误区,原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动真格的,人民政府广开言路,倾听民意态度是真诚的。想不到在大会协商发言和分片讨论时,委员们是那样尽职尽责,敢说真话、实话,抒发真知酌见,县委、县政府县政协领导是那么贴近民心,从不敷衍塞责,走走过场作作秀,而是仔细地倾听,一条条地认真记录,一点点耐心地答复,直至委员们理解、满意为止,坦诚相待,感人肺腑,压根儿没有那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气势。想不到人才荟萃的县政协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上,也是那有位有为,从不蜻蜓点水,应付了事,而是一切按程序依法运作,一条条提案条分缕析,分门别类反馈给政府和部门,一个个问题跟踪督办,或书面答复或召开提案答复见面会,直到督出成效为止,根本没有那种作壁上观或演戏的不负责态度。
有这样宽松的环境,有这样严谨的作风,我和共和国的那些基层委员们能打虎眼吗?能不“一枝一叶总关情”吗?能只当“握手、举手、挥手”的“三手”委员吗?能在讨论或提案中不讲真话,不畅所欲言吗?
令我和委员们难以忘怀的是政协那庄严、肃穆、隆重、热烈,令人肃然起敬,热血沸腾的会场,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针砭时弊、献计献策,充满诚意的大会协商发言,那县长令人心服的当面答复,那领导鼓舞人心的工作报告。正是这种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作风、务实作风、民主作风,无不令委员们生出感动,看到富民强县的希望;也正是这种希望化为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长效机制和科学决策的良好氛围;也正是这种氛围,促进了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品牌兴县的战略决策,加快全面小康进程,让“五乡”金牌熠熠生辉。
感谢政协给了我荣光和责任
走进政协,是我们的荣幸,政协给了责任,也给了我荣光和自豪感。
2007年正月初六,周文庙村一位李姓村民,敲开我家的门,述说弟弟李迎欢身患重病的情况,请求我向新闻媒体反映,争取社会援助,帮助他弟弟渡过难关。原来,他弟弟患的是胸主动脉夹层瘤(A型),病情罕见,每百万人口仅5-10人才得这种病。为治病,已是债台高筑,无奈中把新修的楼房也卖了,但治病的钱还是差了一大截。对他弟弟,我深表同情。我问:“你为什么要找我呢?”他回答说:“你是县政协委员,跟领导见面的机会多,懂政策,可得替俺作作主,反映一下情况。”就冲这句话,我心头一热,想不到老百姓竟这么看重一个普通委员,我能无动于衷、见死不救吗?于是,我就在乡人大龚主席的指导下,在了解病情和乡村募捐的情况后,写出一篇呼唤爱心的捐助通讯稿送到《常德日报》社汉寿记者站。记者亦清对此非常关注,深入采访,在我第一稿的基础上,写出长篇通讯《卖屋治病 农家汉子苦盼救命钱》,报道引起了社会反响,市、县民政局获悉情况后,又是拨款救助,又是上门慰问。乡政府先是凑款治病,接着又争取资金,帮助李家建起安居房。我与记者亦清又合写出后续报道《李家建起了安居房》,报道反映出党和政府对一位重病患者的深深关爱之情。
年初,在县政协的分片讨论会上,我曾发言呼吁:我县农村尚存在着因病致贫的特困弱势群体,亟待关注和救助。县委副书记张克武认真地听取发言并当场答复,既表达出对委员的尊重,又表现出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我体会到:委员如果没有爱民之心,就不能替老百姓说话,也就献不上富民之策,办不成利民之事,这就意味着失职,意味着参政议政挂了空档。
我觉得,委员的那份荣光,来自于群众的期待、领导的厚望,来自于委员们的自信和不懈的努力;来自于沉甸甸的责任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感谢政协给了我履职的激情
履职是需要激情的,我的激情是政协给予的。她来自于县政协提案委、办公室等部门领导对我的一次次鼓励;来自于乡政协联络处和老委员对我的传、帮、带;来自于政协对委员的培训和厚望。
撰写提案,是委员必须掌握的一个课题,提案在激情中产生,在培训和实践中,我慢慢地摸着了一些门道:首先,必须遵循三条原则:即提案要有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次,必须掌握点技巧,即开口要小,主题要集中,不“闭门造车”,不高谈阔论,不偏离“靶子”。
委员如果有了激情,就会努力学习,与时俱进;就会多关注一下国家的事、县里的事、身边的事;就会多关注下社会的热点、难点,多倾听群众的呼声,为民作主,下情上达。
委员如果有了激情,就会再烦的事也不觉得烦,再累的事也不觉得累,就会出好计,献好策,在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凝聚民心上下功夫;就会在“六个一”的创建上开动脑子,鼓足干劲,工作上满腔热情。
这几年,激情催促我在履职上不能丝毫懈怠,回想起来,倒也有几份欣慰。作为教育界别委员,每每写提案之前,我都主动征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意见,提案话题少不了关于教育公平、教育投入和教育强县之类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我与李树村委员合写的提案《教育公平,县政府应重点作为》竟喜出望外地获得优秀提案奖。在农村环保上,我也有所关注,当我看到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不容乐观的现象时,担忧起来,在调查的基础上,与张久红委员合写出《农村环保不要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亟待关注》的提案交到县政协,居然又一把中的,再次获得优秀提案奖。2008年,我参与了乡人大、乡政协联络处联合组织的关于乡合作医疗行风调查并写出调研报告。2009年,中心学校让我负责陈军堤实验学校创建国家诗教先进单位的工作,为完成任务,我和同事们废寝忘食,甩开膀子干,编诗书,布展室,研究诗词教研课,推出学校诗词吟唱会,至12月验收合格后方才嘘上一口气。这图的是什么?经济效益?不,图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激情,激情能生产奇异效应。
现在,我的那份政协情怀仍然是一杯浓得化不开的美酒,我很自豪,我曾经是一名政协人。激情滋润着我的心田,政协那庄严的会徽,时刻在我头顶闪耀,照耀着我一路前行。
(作者:政协汉寿第六、七届政协委员 周运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