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协文苑>详细内容

周世盈:走访倒流坪

来源: 作者:周世盈 发布时间:2017-01-11 17:49:03 【字体:

2017年元月,虽是寒冬,却不太冷。一天,汉寿县人大原主任高德顺邀我去他老家太子庙镇倒流坪示范村看看,我非常高兴。因为44年前,我参加县委驻倒流坪大队工作组,在那里住过几个月。

那天同去的还有县公安局退休干警郭新洲和刘锦中。郭新洲开车,从县城出发,行15公里,如约在汉寿县太子庙火车站停泊。40多岁的村党支书廖光友和50多岁的村秘书黄美中前来迎接。这两人与高主任沾亲带故,亲热地呼着“高伯、高爷”。我一眼看到火车站前公园式的场地,以为是先让我们参观场地,然后进村,不禁问道:“这里隔你们村还有多远?”

廖支书微笑地回答说:“这就是我们村呀!”

在我的印象中,倒流坪大队是几座光秃秃的矮山头,山脚下洒落些零乱的小屋,或黑瓦,或茅草,两三栋相聚,一簇簇的。屋前是一片瘦田,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连着319卵石国道。可眼前的新景已完全覆盖了昔日的萧条和荒凉。

我连忙掏出手机,跟随着廖支书绕村转,激动地摄下了那栋栋高楼、繁华商店、闪着电子字幕的宾馆、别墅式的农家庄院、庄院前的花卉,以及后山上的茂密森林和穿村的319沥青国道上匆匆而过的华车。

我一边寻找精彩的镜头,一边搜索脑海里的记忆。那是1973年春,汉寿县委常委、县革委会政治部主任、县武装部副部长严若云来倒流坪大队“抓后进”。他抽调了连我在内的8名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太子庙公社倒流坪大队(以后改为村)。

倒流坪村农民勤苦耐劳,淳朴善良。解放前,村里有白马庙、小关庙,香火旺盛。高德顺主任的奶奶曾在白马庙吃斋修行,九十多岁无疾而终。解放后村民跟着共产党、毛主席从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一步一步地前进着。如果遇到了什么困难,村支书就请出毛泽东主席的书,让大家学习,齐心协力解决困难。村里有位20岁的美貌姑娘,名叫高秋菊,是县里有名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时时处处起带头作用,后来还当上了大队党支部书记。

村党支部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有时“忆苦思甜”,用“剁脑壳”的事教育大家。“剁脑壳”是刘长春的绰号。1943年,他年轻力壮,在南县厂窖(当时归汉寿管辖)做长工。是年5月9日至11日,日寇在厂窖三天杀死中国同胞三万多人,制造了仅次于南京的全国第二大惨案。在惨不忍睹的三万多具尸体中,刘长春是唯一的,被砍了半边脑壳而重新复活的幸存者。村民们说,要牢记日寇仇、日寇恨,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义国家。从土改就在本乡参加工作的高主任告诉我,“剁脑壳”曾经当过乡农会主席,作报告跑遍了好几个乡。

倒流坪大队工作历来先进,但由于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落后。工作组进村,严副部长请来五名老农问计增产方法。五老农直言不讳地说:“生嘴的要吃,生根的要肥。田里肥料太少,像一碗光头面,没有一点儿油水。上面分配一点化肥,只能当胡椒用,而且也撒得不匀。为了迎接公社检查,只在路边田堆了些泥粪和人畜粪,山冲田“吃斋”,你看,如何能得谷呢?”

产量低,用粮少,生活困难。需要粮食的集体养猪场也办不了。一天,我和工作组组员冯生敏到偏坡岭生产队去,看见一位俊秀的中年女人,一边捺鞋底一边赶紧着一头猪晒太阳。这猪养了半年,还像条小瘦狗,嘴里撩牙往外露,脊梁骨粒粒可数。冯生敏顺口戏谑说:“嘴尖皮厚骨头楔,走起路来撇呀撇,它肉又不肯长,只长嘴筒得。”那女人是猪场饲养员,听罢顺口溜,愧疚地自言自语诉说着:“俺队里用粮水平低,人都吃不饱,还哪有它吃的。”

想到此处,我突然向廖支书问道:“偏坡岭在哪?”

廖支书抬手一指说:“就在前面,不过现在看不到岭了,已经建了一片楼房,开了商店。”接着扬扬自得地说:“我就是偏坡岭小组的。”

“哦”,心想打听一下那俊秀的养猪女人,话到嘴边不敢提。那时廖支书已有两岁,生怕那女人是廖支书的亲戚,惹得他不尴尬,于是改意问道:“当过党支书的曾杰甫,现在怎能样?”

“前几年去世了。”

“他的儿女们还好吗?”

他回答说:“都蛮好,修了房,儿子、儿媳都有工作。孙子上大学,也快参加工作了。”

“剁脑壳呢?”我继续问道。

“他也去世了。他有个孙子叫刘国新,读书后到湘潭那边当乡长。”

我最牵心的是倒流坪村农民究竟富得怎能样?村秘书黄美中作了介绍。

1992汉寿县委决定,在位于319国道两旁的太子庙镇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倒流坪村18个村民组,其中有10个组被圈在开发区内。因此,三年时间村容村貌大变样,且不说位于圈内的10个组的高楼大厦,就是那圈外的8个组,农田水利、道路、住房也焕然一新。改水、改厕又一马当选先,所以2005年被定为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近10多年来,倒流坪村更上一层楼。现有村民4千多,比44年前翻了两番。9百户,其中7百户有气车,有的户还有两台。18个小组,10个街道组进入小康,无贫困户。8个农业组中,虽然有个别户贫困,却也出现了“富豪”。村秘书黄美中说:“当年你们工作组住过的姚家冲生产队,村民黄月友的孙儿黄桂元,在广东省中山市创办建筑公司,资产上亿,赫赫有名!”

现在倒流坪已由县级升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含有8个农业组的两个自然生态小区,辟有宣传墙、阅报栏、休闲场所、健身器材、保洁设施、农民书屋等。去年倒流坪村被评为了省级诗词之村,为“诗词之乡——汉寿”增添了一颗璀灿的明珠。

看村景,听介绍,高主任脸上笑眯眯的。笑容里包含着喜悦和自豪。但是,他面对村干部和我们来客,依然谦虚地说:“我没有为村里办什么事。不过,当年县委决策建立太子庙经济开发区时,我不仅投了赞成票,还帮助跑了腿。”

我听了,称快地笑着说:“呵呵!英明的决策,让倒流坪村伴神享福了。”     (周世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