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协文苑>详细内容

彭总入党的承办人揭秘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12 17:03:44 【字体:

彭总入党承办人揭秘

近来阅读《彭德怀自述》(201910月第二版)和《彭德怀传》20157月第3版),发现彭总(人们对彭德怀的亲切称呼)入党时,有位承办人,名叫张匡。

总名德怀(1898——1974),是1955年国家授衔的十大元帅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他为入党的问题,被审查了很久,也受了不少委屈。因为他只知道他入党手续的人,名叫张匡,是个化名,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所以有些问题一时说不清楚。后来,拍摄有关彭总的电视剧里,也只能称这个化名张匡。可是在大革命时期英烈名单中,根本查不到这位张匡。所以,张匡成了悬疑人物。现在通过《彭德怀自述》《彭德怀传》书的描述,对照汉寿县詹乐贫烈士生前的革命活动轨迹,加上其他有史料、人员的佐证,终于揭开了秘密。 

 

张匡是彭总入党的承办人

 

彭德怀出身于湖南湘潭县一户穷苦农民家庭。一九二二月,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学习。次年毕业,在湘军中任连长。一九二六年任营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在自己的营中建立了士兵委员会。该会章程核心就是救贫一九二七年驻防湖南南县,由营长升任团长,国民军湖南独立第师第团团长他经段德昌(注)介绍,中共南华安特委代表张匡考察、呈报省委批准,于一九二八年四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彭德怀传》第23页中载,一九二七年冬的一天,彭德怀在营部接家中电话,说有姓张的表弟来找。彭德怀放下电话,颇感蹊跷。”“彭德怀回到住所,见是一位身穿长衫的青年,他自我介绍,名叫张匡(化名),汉寿人,中共南华安特委派来的。在《彭德怀自述》第53页中,还说张匡年纪二十五、六岁的样子

《彭德怀传》第23页中接着载:他称赞了双十节反对成立清乡委员会的行动很好,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可是太冒险了,可能暴露军队内党组织的秘密。接着,还说了些鼓励的话。

《彭德怀自述》中,彭总还对张匡说:从北伐战争围攻武昌到今年五月马日事变前,我同段德昌同志比较熟悉,他当时是我师政治部秘书长,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同段谈过多次,请求他介绍我加入共产党。

这是张匡第一次与彭总联系,也就是中共南华安特委遵照段德昌的指示,对彭总入党前所进行的思想考察。

言谈时,彭总又一次表达了加入共产党的愿望,并问及段德昌的去向。张匡告诉他,段德昌在长沙市一带组织暴动,眼和手被打伤,正秘密在南县家乡用草药治疗,效果不好。

得知段德昌在南县养伤的消息,既担心又高兴,当晚即找连长李灿1901——1932排长张荣生商量,让段德昌对外称姓章,是彭德怀的朋友,到南县乡下李灿家暂住,派军医官去那里给段治伤。

彭总与段德昌非常亲密。据《中华魂》201812期《彭德怀与良师益友段一文中记载段德昌,南县人,是黄埔军校佼佼者,早期中共党员。一九二六年,他和彭德怀在北伐战争中相遇,二人情投意合。一次追敌途中,部队夜宿湖北玉泉山,他俩在玉泉寺关帝神像前,睡在稻草铺上,畅谈了两小时。段德昌还送给彭德怀《向导》《新青年》《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彭总称段德昌为良师益友,曾向段德昌提出入党要求。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清洗、屠杀共产党人。段德昌离开国民党部队,开展工农武装斗争。  

段德昌一安顿下来,彭德怀连夜去看望。彭总又表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段德昌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德怀同志,我非常愿意介绍你加入共产党。段德昌伤愈,渡江去鄂西,同贺龙、周一群一道创建红军,把彭总入党的事,交给了中共南华安特委具体办

中共南华安特委,是一九二七年八月成立的,特委书记杜修经机关设南县县城东堤尾一栋小楼上,以开药店为掩护。特委成员化名,四下隐居,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南华安特委段德昌的指示,便派一位化名张匡的同志,先行考察。

一九二八年一月,彭总升任国民革命独立第五师一团团长。 张匡第二次见彭总,地点也是在他家中,也是在一个傍晚《彭德怀自述》第54页记载: 过了几天,黄昏时,他又到我家,说,段德昌同志介绍你加入共产党,也是特委同志集体介绍的。现在特委已经讨论通过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报告省委后,再行通知你。

张匡第三次到彭总团部,是一九二八年一、二月间,通知彭总,省委已经批准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彭德怀自述》第56页,是这样叙述的:一天黄昏后,张匡同志随张荣生(笔者注:一团传令排排长,共产党员 、邓萍(笔者注:一团书记官,共产党员,牺牲于长征路上。)来办公室,刚坐下,张匡和张荣生正在为举行入党仪式作准备,师部来电话说,李副师长、杜参谋长即来你处。我对张匡说:今天不能举行了,改日举行如何?张匡说:可以,时间可以另行约定。’”

张匡第四次到彭总团部,已是一九二八年四月。《彭德怀自述》第57页中记述说:一天黄昏举行入党宣誓张匡代表特委出席,坐在我对面,邓萍、张荣生坐在桌的两端,没有其他人参加。张匡宣读了入党誓词,作了简短的时事报告。”“成立了党支部,直属特委领导。支部成员有邓萍、张荣生、李光(特委或南县县委派来我处作交通的,农民成分,公开的身份是我的勤务员,一九二九年一月在井冈山突围战斗中失,下落不明)和我共四人。张匡问以谁为支部书记好呢?我说,邓萍好。张又问,如何?没人吭声。张说,还是老彭好吧。我没有再推辞。所以,我的入党介绍人应该按照特委张匡同志所说,段德昌同志介绍你加入共产党。也是特委同志集体介绍的”  

张匡第五次到彭总团部。《彭德怀自述》第65页中说:开学典礼后(笔者注:指新创办的随军学校开学典礼),我约公略、纯一、国中三人到团部我处商量今后工作,开了一次党的会议,时间是一九二八年四月底左右,特委张匡出席。又据《彭德怀传》第27页载:在特委张匡的主持下,一团成立了共产党的委员会,彭德怀、黄公略、邓萍、张荣生、李灿5人为委员,彭德怀为书记。随营学校成立分支部,黄公略为书记,受一团党委领导。一团6名党员成立支部,邓萍为书记。

综上所述,与彭总接头、通知他入党、主持宣誓会、宣布成立党支部主持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主持选举产生党委会的张匡的真实姓,彭总一直不知道。

 

詹乐贫转移到南华特委

 

一九二七年马日事变,大革命失败。五月二十六日,中共汉寿县委领导的县城被常德国民党反动派队攻破。幸存县委领导人只得转入地下活动。

 一九二七年八月,南华安特委成立,汉寿县委组织部部长毛觉民(1908——1928任中共南华安特委组织部部长,化名刘长寿。汉寿县委农工部部长陈刚(1906——1928)转任特委军政部长,化名刘长生。汉寿工人纠察队长李(1900——1929)转任特委通信部长,化名李光,被派入彭总的团部当勤务员。汉寿骨干党员姚靖国任特委交通联络员。

汉寿城破,县委书记詹乐贫率领近五百名新组建的工农武装与敌人进行了激烈战斗。见不胜,于六月五日,率领残部三百人转移到益阳,与益阳工农自卫军组成联防司令部,由余璜任司令,袁铸仁、詹乐贫任政治部部长。不料在那里又遭包围,队伍被打散。据《中华英烈网》余璜一文说:余璜离开益阳后,在沅江滨湖一带找到了党的组织。一九二八年春,他又组织了一支三百多人的游击队,在洞庭湖一带活动。 

那么,担任政治部长的詹乐贫去了哪里呢?他化名许先,仍在益阳与汉寿交界的一带,进行革命活动。

《中共汉寿地方载,詹乐贫于一九二七年七月,省委安排他任中共益阳特委委员,担负组织、宣传工作。据益阳党史资料记载,七月一日,廖如愿在安化县建立中共益阳特委,廖任特委书记,詹乐贫任组织、宣传委员。特委辖益阳、安化、汉寿、沅江。但因白色恐怖严重,特委与汉寿、沅江两县党组织联系中断,实际上只管辖益阳、安化。一九二七年十二月,省委指示益阳特委撤销。

汉寿詹乐贫与益阳特委联系中断,实际上没有履行益阳特委委员的职务。他便转移到南华安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化名詹恧憺,住华容县。不久南华安特委成立,詹乐贫是主要成员之一,便南县北河口东胜村,以开木行为掩护。此地接近湖北石首、公安,方便与正在鄂西进行革命活动的领导人段德昌联系,并接受其领导和指示。因此,詹乐贫也就成了段德昌与彭总之间的唯一联络人。同时,也就成了南华安特委与彭总联系的代表。                       

 一九二八年七月中旬,南华安特委再次遭到破坏,詹乐贫仍然坚特斗地下争。 据《湖南省常德市乡土教材》载,一九二八年八月,重建中共湘西特委,刘泽远(常德县特委书记,一九二九年牺牲,年仅二十二岁)任特委宣传委员,兼桃源特区书记。他到南县与原益阳特委,与南华安特委负责人詹乐贫、崔汉章、徐少保(益阳人1879——1946年)等汇合,将南华安益沅汉等六县特委扩大为湘西特委,特委机关设在汉寿县大连障沙湾(现坡头镇南堤社区),由刘泽远担任特委书记,詹乐贫和崔汉章为常委,徐少保等四人为委员,分赴滨湖各县坚持斗争。

《中共汉寿地方史》载,詹乐贫于一九二九年一月八日在南县沈家沟被捕。被捕时,化名马复生。一九二九年一月十二日壮烈牺牲,年仅二十七岁。

           

张匡就是詹乐贫

 

为什么说张匡就詹乐贫呢?

首先,从《彭德怀传》中,经说明张匡是汉寿人,身穿长衫,二十五六岁这和当时汉寿人詹乐贫年龄、姿态相仿,木行老板理当穿长衫。至于汉寿人毛觉民和陈刚,当时只有二十岁左右,显然不是。詹乐贫当年二十六岁,是北京农大学生,在校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曾结识了党的创始人李大钊。于一九二四年一月在校参加共产党,担任过北京农大特别支部书记、学生自治会主席和北京大学生联合会农民部长。一九二六年五月被派回湖南,选为中共汉寿县委书记,把汉寿工农革命运动弄得风生水起。所以,由他去做彭总的入党工作是比较适宜的。汉寿党组织遭到破坏,詹乐贫转入地下工作,曾经多次化名。所以,当时化名张匡,也是很自然的事

其次,一九八一年三月《彭德怀自述》出版发行一九八五年,年近九十的中共南华安特委幸存的交通联络员姚靖国欣然目睹《彭德怀自述》。新中国成立时,他当过汉寿县第六区副区长,后任县棉麻公司经理至离休。姚经国早知道詹乐贫有个化名叫张匡,今见是张匡做过彭总的入党工作,又兴奋又激动。立即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汉寿县党史办原负责人周光璀,并说:“张匡就是詹乐贫呀?”周光璀对詹乐贫的革命活动,早作过认真采访,听了姚老的话,便果断地说“张匡就是詹乐贫,已毋庸置疑了。

再者,中共南华特委的历史资料来看,南华安特委的存续期只有一年多成立时,书记是杜修经接着,刘国富、周锐金、徐少保和刘绍刚等人也相继担任过,但他们没有化名过张匡,而且也没有与彭总见过面。所以,能够与彭总多次秘密见面的,只有詹乐贫。他从一九二七年七月到一九二九年一月被捕前,一直活动在南华安一带,所以,只有他,才能多次出现在彭总面前。再从南华安历史资料上看,虽然有吸收彭德怀入党,作为一项重要成绩记载。但是谁化名张匡,作为特委代表,为彭总承办入党手续、主特宣誓会等,没有任何字迹。如果不是《彭德怀传》中提到这位汉寿人张匡,谁也不知道谁做彭总入党的具体工作。

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张匡就是詹乐贫。工农革命处于低潮时,杜修经与省委中断联系。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他写的《关于湘西特委及各县组织状况向中央的报告》中说:去年四月,南华安特委被破坏后,与省委关系断绝”“南华安区以南县为中心,派张某某同志负责。这位张某某同志,也就是一九二八年八月,重建中共湘西特委时,刘泽远所找到的南华安特委负责人,即化名为张匡的詹乐贫

现在确认张匡就是詹乐贫,不仅重塑了詹乐贫的英雄形象,也解开了张匡化名之谜。同时,让彭总在天之灵得以释然——原来化名为他并办理入党手续的张匡,就是中共汉寿县委书记詹乐贫。

 

 

注:

段德昌1904——1933,南县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他二十一岁参军入党,黄埔四期佼佼者,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是彭德怀的至交,彭总称他为良师益友。一九二七年八七会议后,党派他转入鄂西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发展党的武装力量。他战功卓越,一九二八年九月任红六军军长。一九三三年,在苏区倾错误的肃反运动中,被夏曦诬陷杀害,年仅二十九岁。新中国成立后,一九五二年毛泽东主席为其亲属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纪念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